歙县教育赋
作者:潘南峰 时间:2009/11/5 23:17:43 来源:pnf1982 人气:1683
县史源远播芳名,文化绵长产圣贤。南方荒芜渺人烟,北方族群迁新安。移风易俗,输中国之气;改弦更张,入农耕之术。繁衍生息,勤劳淳朴,习圣人儒学,免世事纷扰。唐宋之后,科举渐盛,书院衍生。立程朱理学,兴紫阳书院,四书五经,耳濡目染,启民智,传文脉。设官学,办私塾,奖学子,秉先哲遗风,为宝地滋润。小桥流水,大宅世家,进士四八;桃花坝前,贯日凌云,四世一品;锦绣江南,棠樾牌坊,慈孝无双。毕家毕昇活字印刷一鸣惊人,诗子伯玉惩恶除奸享誉万历,许国元老八角牌楼加恩眷酬,曹氏家族父子尚书名不虚传,茂荫改革惹人注目首倡纸钞,行知知行平民教育创造宣言。
石坊古祠存,书院宅第深;进士举人多,书生意气浓;名声荣耀高,东南邹鲁好。
建国初,百废待兴,教育战线,革弊政,要平均,办学堂。先生上岗,学生上学,治疗创伤仰前辈壮举,开展教学铺未来道途。文革十年,浩劫不复,知识分子,梅开二度,一声春雷响,天翻地覆换新颜。昔日臭老九,今日香饽饽。教育兴国好,知识重要高,打工出路短,还是读书好。办小学,建初中,兴高中。九年义务,两免一补,新书本,开心颜,减负担,加素质。笑容灿烂慰祖先,家乡建设靠教育。教育先行,人才第一,教学中心,矢志不移,长风破浪,直挂云帆。北大清华名牌重点数一数二,一本二本三本大专样可圈可点,高考出口争先进位,中考报喜频传佳音,学子成才大路通,各有所用市场广。行知故里底蕴深,教育强县华章现。满江红,号角吹,志昂扬,扛公益大旗,办人民满意。英明决策定乾坤,强力支撑助发展。更有为人师者,长年累日,不辞辛劳,培育花朵,默默无闻,专心治学。桃李天下有功劳,家国繁荣居头功。县中连冠,高举品牌;二中上位,跻身示范;潭渡北岸,齐谋发展。城区初小,表率榜样,特色教学,有模有样,农村学校,整合资源,重整旗鼓,蓄势待发。职业教育,蓬勃兴旺,行知奏凯歌捧得丰收谷,现代跟步伐摘得甜蜜果。各类人才齐聚首,歙县伟业盼成功,人心齐,泰山移,重振徽商故里地,争创安徽富裕区。
欣逢盛世,国庆阅兵扬国威;恰遇跨越,黄山面貌凸变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学发展,天时地利,歙县教育再谱新歌,徽州文化再上台阶。谋事在人,成事在人,以人为本,人定胜天。凝人心,聚能量,邀创新,举旗帜,创辉煌。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