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作文教学永远的追求

作者:不详  时间:2010/5/20 19:57:25  来源:szchy3798原创  人气:961
  “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培养现代创新人才”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求异思维方式及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作文研究的追求。
  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人才最高的本质在于创新,而创新的有力工具就是思维,这就引出了一个重要话题,即作文教学如何定位。过去应试教育,一直重“文”轻“人”,只重教“文”法,我们的学生虽然能写出规范文章,但是最终却使学生作文成了千人一面的八股文。笔者做过一次调查,在一次以《挫折》为题的作文当中,有半数以上的学生无中生有地杜撰出家庭遭到变故,父母双亡或是自身伤残等虚假经历,为了让阅卷老师动情掬泪,换取一个高分,不惜把父母送进“坟墓”,这种为文造情的缺德文章就是过去那种从“文”出发应试作文教学逼出来的。
  所以,创新作文的研究必须关照作文的主体——人。作文就是思维的反映,作文是有形的思维,思维是无形的作文。从人出发,就抓住了作文的主要矛盾。创新作文就是要抓住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不断提高人的写作能力,这样才符合文章的写作规律。
  中学生作文常犯的毛病就是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究其根源是与思维方法有关。人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常具有很大的相惟性,形成思维定势,使思维范围和内容严重封闭,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学生思路狭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从思维训练的方法入手来培养学生的“独创”意识。世界是多元的,认识问题的角度也应是多维的。通过发散、换元、转向、创优,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去思考,加大思维的跨度。通过创新思维的训练,使学生思维的广泛性、深刻性、灵敏性增强。
  培养学生作文的“独创”意识,就要求得文章立意的创新,这里提供几条拓展思路的途径。
  一、多角度开拓
  我们面对一个事物,现象或一道作文题,思维不能只走一条路,要呈辐射状态展开,即从事物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特点,甚至每个因素出发,展开思考、联想。这样,每条思维射线的落点就可能产生一个新的立意。例如一黑一白两颗围棋子,要求根据此材料写篇作文。
  对此,思维最易形成的定势是定位于“横”,围绕“棋”说话,写棋人、棋事、棋艺等。当然这些可以写,但大家都写,就难见“棋”新。其实我们只要摆脱这单一思维的束缚,就可以进入另一块广阔的天地。我们可以从这个物的方方面面发展开联想。从形状看,它如馒头,黑的是黑馒头,白的是白馒头,黑馒头象征贫困,白馒头象征富裕,我们要从黑馒头走向白馒头,建设富裕幸福的生活,这是一个新的立意。再从形体看,把两颗棋子平面相合,就成了一个球体,形如地球。现在地球上的格局有南北对峙之势,黑的一半代表“南”,白的一面代表“北”。发达国家总在掠夺贫困国家的资源,使两极分化愈来愈严重。我们要消除这种南北分化的局面,使世界各国共同进步,建设一个和平、繁荣的地球村,这又是一个新的立意。此外,还可以从色泽方面进行分析,可以想到黑白颜色既是对立又是和谐的统一,想到人的肤色,白人与黑人之间存在种族歧视等。就棋艺本身也可悟出许多人生哲理,诸如永不放弃,置于死地而后生,一失足成千古恨等。由此看来,从方方面面去想,多一条思维的射线就可以得出许多新的立意。
  二、从思维的第二起跑线起步
  面对一个事物,一道文题,不直接从事物的本身引发联想,而找到与此事物相关的事,这许多相关的事物组成一个外围圈,它们都以原事物为圆心。我们作文可以从外转圈上任找一点展开联想,写出有新意的作文。例如以“水”为话题写篇作文。如果只从水的本身展开思考,大多会写出这样一些立意:(1)化水害为水利;(2)爱护环境,防止水污染;(3)珍惜用水,否则“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4)温柔似水,暴戾如洪,由水想到人的性格等。这些都是从水的“原点”起步展开思考的,比较狭窄。如果我们的思维先走出一步,找到许多与水相关联的事物,再从那“第二起跑线”起步,思维就会开阔得多,联想也就丰富得多了。如:(1)水与生命,水是生命之源;(2)水与大海,可写大海的浩瀚气势,可写聚涓滴而成大海;(3)由“水滴石穿”、“飞瀑之下必有深潭”写到有恒必成;(4)由“君子之交淡如水”精辟到人际关系;(5)水与水溪,写小溪奔流入海百折不回,或写成“小溪流之歌”类的童话故事;(6)水与血、由“喷泉里出来的总是水,血管里流出的总是血”写到事物的本质的区别……这样的立意几乎是难以穷尽的。这些都不是直接写水,而是由水与别的事物的关联写起的,思路变得异常开阔。
  三、新的观点、新的理解、新的诠释
  对于一些名词性的作文题,我们不只从词典的意义去解释它,还要突破这个局限用新的视点去审视它,解释出新的含义。作文题“风景这边独好”,要写出新意,关键在如何看风景。说自然景物固然是风景的本意,但都写自然景物的雄伟、秀美,也就容易雷同。如能摆脱这些思路的束缚,再找个新视点,每个人都是站立于社会的一道风景,因此,都要注意树立自身美好的形象,为社会营造亮丽的风景。再抽象一点,写“人的生和死”是一道风景,生是一道风景,死是一道风景,由此赞美生的壮丽,死的壮烈,这样就对“风景”作出了新的诠释,文章自出了一番新意。
  四、求异思维,逆向而行
  面对一道作文题,有时可以考虑发挥求异思维,反着命题人的意图去写,只要言之成理也应被肯定,这样比较容易出新。例如不要班门弄斧——弄斧必须到班门,吃一堑长一智——长一智何必都要去吃一堑,开卷有益——开卷未必有益等。有些作文题强调的是一个侧面,反向说过去,强调的是另一侧面,并不是一定形成针锋相对的矛盾,各说各的理,也许都可成立。求异要遵循一条原同:言之成理。不是所有的命题都可逆反去做,有的已是一条公理,表述又很确定,就不能为了求异出新而故意去否定它。例如“不要一暴十寒”,“要拒腐防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都是无法“唱反调的”。
  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让我们在作文教学研究与实践中播下创新的种子吧,因为创新是我们民族永远的追求。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月明清 于05-23 10:59发表评论: 第1楼
  • 现在确实需要创新啊,我感觉我们的教学方式太落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