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应全面关注写作积累、写作过程、写后反馈三环节

作者:新宁县万塘乡白马田中学 刘冬艳  时间:2012/10/7 22:28:16  来源:心有林夕二原创  人气:637
  在通常的写作训练中,我们往往对写中指导给予较多关注,而容易忽视写前积累和写后反馈环节的指导,而这两个环节对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恰恰是至关重要的,必须重视起来。
  写前积累
  写作水平的提高有赖于长期不懈的积累,对此恐怕没有哪个教师会有疑义,但如果问及应该具体做些什么,许多人则会茫然。这是一个不好操作却不得不给予重视的环节,把握不好就等于没有掌控作文训练之“源”。
  写前积累包括长效积累和短效积累。长效积累指的是为从根本上提高写作水平而进行的长期不懈的努力。短效积累指的是为完成某个写作任务而进行的准备。
  长效积累应注意下面两个原则:
  (一)立足差异,互补协调。由于生活阅历不同,读写经验有异,不同写作个体在写作积累上是存在较大差异的,这既体现在学生原有写作积累水平上,也体现在写作素材的取向上。有的学生阅读量大,博闻今古,有的则读书少,见闻狭窄;有点习惯以读书看报作为获取写作素材的主渠道,而有的则习惯于从网络电视上获取写作素材。学生在写作积累的水平和取向上存在的种种差异,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想要提高写作积累的效率,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于他们的原有水平,充分考虑他们不同的选择取向。当然,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我们还要进行必要的“干预”。学生在写作积累上表现的不同选择取向,虽能体现个性,但也会存在不足。比如有的学生阅读取向过于单一,只局限于自己狭窄的阅读兴趣上,有的学生则过“泛”,对什么都是浮光掠影。对于选择取向过于单一的学生,要引导他们拓展视野,丰富吸收渠道;而对于那些泛而不专的学生,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培养较持久的“兴趣点’。不同的选择取向可以互补优化,协调兼顾。
  (二)系统有序,养成习惯。学生平时接受的来自生活或书报的信息通常以凌乱无序的状态存在于学生的脑子里,只有通过整理才有利用价值。学生常抱怨写作缺乏素材,其实并非真的没有素材,而是不会整理运用。所以要帮助学生学会剔除吸收并整理信息,使之以一种优化的形态存于大脑中。
  要做到系统有序,培养良好的积累习惯很重要。具体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写日记,做阅读摘记,做剪报••••••采用哪种方式,视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这都有利于将学生的所见所闻、所读所思及时整理下来,以一种较有序的方式存放于心。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提高写作积累效率之关键。
  对于短效积累,也要注意以下两点:一要定向。即围绕既定的写作内容与写作任务去收集相关的资料。比如以“爱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就可以先去查找一些有关“爱心”方面的事例,以启发写作思路,拓展思维空间。二要定量。布置一篇写作,学生不可能为之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底需要查多少资料,学生心里又没个数,这时我们要在量上给予一定的把握,让学生心里有底,不至于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
  写中指导
  要把握好“有为”和“无为”的关系。对于怎么写的问题,我们往往从审题立意到构思谋篇恨不得讲个掘地三尺,然后期盼学生能写出成功的文章,这当然是一厢情愿。写作技巧是靠大量的写作练笔实践“悟”出来的。在写作技巧方法的传授上,我们要显得“无为”一些,可以把这些原来由教师大讲特讲的东西转化为小课题的形式交给学生研究,引导其从鲜活的文本里感知技巧,领悟方法。
  当然,“无为”并不意味着可以无所用心,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学生写作状态的掌控上,考虑学生在写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需要哪些帮助,多提供一些“后勤”服务,因此我们又是“有为”的,这种“有为”是从“无为”中产生,是从纯粹的技巧方法讲解中解脱出来的结果。
  写后反馈
  及时到位的反馈可以使一次写作训练事半功倍。这个环节往往被我们忽略淡化。许多学生都有这么一种习惯,只要一篇文稿脱手了,一次作文训练就宣告完毕,他们是不愿意再花时间去做什么反馈工作的。我们也往往这样,批改一篇作文,花几分钟写上几行评语,就心安理得了。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1、自评反馈。学生评改自己的文章应该成为最主要的评改方式,学生评改自己的文章是提高其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应改变以往在作文讲评中教师操作过多,学生无所作为的状况,把师生位置互换,确立学生在作文批改环节中的主体地位。正如叶圣陶所说,改的主动权应该掌握在学生手里。我们应该提倡学生的“二度创作”,在他们着手修改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自己的进步。
  2、互评反馈。互评反馈是对自评反馈的补充,有时学生评学生的文章,比教师评得更精彩,更到位。因为教师评学生的文章往往以俯视的姿态,而学生评学生的文章则是平视的姿态,往往彼心更能知此心。
  3、对照阅读。通过阅读研究同题作文或同类作文来发现自己文章的不足,可以对照阅读同学的文章,也可以读名家名作。不同层次的文章可以提供不同的审视视角,以找出自己作文的差距与不足。
  我曾以“学会感恩”为话题让学生进行限时写作,学生交上来的文章多为泛泛而谈。随后我组织学生在阅读与话题相关的美文佳作的基础上,再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升格”,学生真有“柳暗花明”的感觉,那种泛泛而谈的文章明显减少了。这种以课题化训练方式规划写后反馈评价环节的方式,大大提高了作文训练的效率。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