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高三学生:消除心理疲劳五法

作者:佚名  时间:2005/12/22 13:18:4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490

  消除心理疲劳
  紧张的学习、生活压力使你心理疲劳,让你无处可逃,因而你只有学会消除心理疲劳,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这儿介绍几种消除心理疲劳的心理保健措施:
  1、转移法  设法让正在忍受精神痛苦折磨的人,离开眼前的困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暂时丢开一切,去寻找快乐。例如去唱歌、 散步或去跑步等等。转移、淡化悲伤或愤怒的情绪,调节自己的心境。
  2、发泄法  如果心理已经积压了许多抑郁之情,如悲伤、委屈、苦闷、烦恼、愤愤不平等,最好让它们合理的发泄出来,不要长期积压在心理。可以找自己最尊重、最信得过的知心朋友谈一谈,把内心的冲突与忧伤清理出来,保持心理平衡。
  3、合理化法  用幽默、风趣、诙谐的语言和动作解释自己的长相、体格及行为。为自己找到逗趣的借口,给自己搭个光彩的"下台阶梯"。尽量从光明面看问题,看到美好的一面,使自己变得心安理得,乐观开朗。
  4、升华法  把自己原始的需要、动机、欲望,投射到文学、艺术、体育、科学文化领域之中,抛开各种杂念与烦恼,执着地追求高尚的目标,使精神升华。
  5、合理安排生活  学习、工作和生活都要有计划地合理安排。准确而有规律地掌握自己的作息时间。适当地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使各种内脏器官更加充沛并富有生机;保证足够的睡眠,每一个人的睡眠时间可以有不同。每天睡眠之后,感到头脑清新,精神愉快,说明睡眠足够了。另外,科学地利用闲暇时间也很重要。它可以使人们从精神到肉体保持轻松状态,排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刺激,是人们豁达开朗、气血调和、形体保健,又可以使人们在心理上感到乐趣、有奔头、有自信心。
  6、应该积极加强心理训练  平时注重心理训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即使遇到突变,也能沉着、冷静对待。此外,在日常学习工作环境中,也可积极运用某些措施以降低和消除心理疲劳等,都会对心理疲劳的消除产生积极的作用。
  心理疲劳的消除固然重要,但注意预防心理疲劳的产生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将上述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极地实施,将有些措施提前到心理疲劳产生之前实施,这对预防心理疲劳的产生肯定有所帮助。    
  情绪不佳巧宣泄
  做为生活在纷杂社会矛盾之中的人,总会因各种原因引发不良情绪,而导致自身消化、血液、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最终形成心理疾病。对这一疾病,我们主张以精神治疗为主。
  首先,遇事乐观、豁达、大度是必要的;如果能与人倾诉,或通过某些方式宣泄,及时地释放不良情绪,无疑也是同样重要的。
  写写日记
  美国南公理堂大学的心理学博士詹姆斯进行了一项独特的研究。他让参加实验者连续一星期写日记,记下自我情绪受影响的重要事项。结果,这些人在写过日记之后的两个月内,去看医生的次数减少了一半。显然,他们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了。这些人也说,他们把心事写下来后,马上觉得舒服多了。
  在另一项研究中,詹姆斯博士发现,接受调查的人在讲出了烦恼之后,他们的血压就明显地降低了。因此,他相信,常写日记也有降低血压之效。詹姆斯博士说:"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会成为我们一个抵抗疾病的军火库,因为写日记可以把危险的压力发泄掉,进而加强你的免疫系统,改善你的健康。"
  发发牢骚
  科学研究表明,适当发发牢骚和抱怨几声,能够有效地保护人们免受抑郁症、心脏病发作和身心失调的损害。
  科学家指出,适当地发牢骚具有两种积极的效果。首先,通过发牢骚,可使发牢骚者对自己的处境进行分析,从而使发牢骚成为找到解决办法的第一步。其次,发牢骚能提高肾上腺素水平,有助于防止忧思。忧思是会导致抑郁的。
  因此,当你情绪低落时,完全可以发发牢骚。但必须注意遵守几项规则。
  首先,你必须找到一个能够忍受并懂得如何对待牢骚的人。此外,你应该努力避免经常就同一个问题发牢骚。
  声声吁叹
  研究证明,长吁短叹实际是人们对情绪的一种十分有效的自我调整。
  心理学家曾经为竞赛前的运动员和迎考的考生分别检查了血压、心跳和呼吸,然后让他们长吁短叹几声。结果发现,他们的血压都有所下降,心跳和呼吸也均较前减缓和平稳,心理紧张状态得到改善,有利于临场发挥和取得良好的成绩。
  因此,当你在悲哀惆怅、心情忧郁的时候,在工作、学习紧张疲劳的时候,在进行体育运动之前,在决定某项策略和决心进取之际,不妨长吁短叹一番,你定会感到胸宽神定、豁达舒畅、精神饱满、轻松愉快。
  阵阵大吼
  常言道:"大吼解千愁"。倘若你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情绪上的波动,精神上的抑郁,或胸中忧愤,或食物积滞时,只要大吼一声或几声,顿时会感到心平气和、精神振奋、胃口大开、充满活力。这是因为通过大吼,吐出了胸中的秽气,呼出了肺部之浊气,吸入大量氧气后,在增加肺活量的基础上,改善了呼吸功能,加快了血液循环,增强了胃肠蠕动,提高了机体功能,并能使大脑皮质处于中等兴奋状态,令身心健康处于最佳水平。
  大吼可随时进行,但最好到公园、草地、森林、旷野、河边等地。在吼啸时,要仰面朝天,张大嘴巴,放开喉咙,做到无拘无束,尽情放声,并尽量延长尾声,以利吐净秽气。如果认为吼啸不太雅观,可以放声高歌,则也能收到同样效果。
  消除学习疲劳的方法
  问:怎样才能消除学习的疲劳?
  答:导致学习疲劳的原因有很多,如睡眠不足,学习时间过长,营养不足等等。下面介绍一般情况下怎样消除疲劳:
  (1) 单侧体操法
  A.全神贯注。站立并目视前方,右手紧握拳,右腕用力屈臂,慢慢上举到最大限度后还原,重复8次。
  B.仰卧,右腿伸直上举,然后倒向右侧,但不能挨地,还原重复8次。
  C.直立位。右臂向右侧平举后再上举,头不能动,然后左臂上举,平举还原,重复8次。
  D.俯卧坐。踮起脚尖,像做俯卧撑那样用腕和脚尖支撑起身体。
  (2) 疲劳防治操
  A.坐着时做些挺胸直背的动作同时用手臂绕圈按摩腰部。
  B.身体后屈,伸腿臂,伸直用力摆几次。
  C.深呼吸,然后慢慢的呼出气。
  D.交换坐姿,背靠椅背,移动椅子,再次变换坐姿。
  (3) 采用身心放松术
  A.选择一个空气清新的地方,暂时放下或忘却日常的学习工作,这是一种主动意识消除工作,对放松心情效果很明显。
  B.选择一种自己认为很舒服的姿势,如果是白天或者是精神状态要进入兴奋状态时,最好选择站的姿势或坐的姿势。
  C.放松肌肉。活动身上的一些关节或肌肉,动作无需规范,做做的速度一定要均匀、缓慢,直到关节放开、肌肉松弛为止。
  D.调节呼吸。避免用意识去调节与支配呼吸行为,在舒适、安逸的情况下忘记呼吸。
  E.意识的放松。放松意识,注意力集中,将思想归于某一种对象或有意识的注意并放松躯体,从而达到一种清新与舒适的清醒状态。
  F.运用想象力。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这时最复杂得一步,也是调节身心平衡,克服疲劳的关键一步。
  以上是各种调节疲劳的方法,可以根据环境,选择最为适合自己的方法,以达到学习事半功倍的效果。四、调解不良情绪的方法
  问:我经常有不良的情绪反应,如何避免呢?
  答:不良的情绪,诸如愤怒、焦虑、忧愁、烦恼、悲哀等,都能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健康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关于这一点,许多心理学家和医生都有大量的研究和论述。巴甫洛夫就曾指出:“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次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论躯体上还是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健康”,而“一切顽固沉重的忧悒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种不良影响呢?人类已进入了情绪重负的非常时代,要想克服这种情况,只有锻炼意志,学会控制情绪,理智的克服所谓“情绪应激”。具体地说来,建议采取以下方法:
  (1)心理位移
  爱与愤怒、忧愁、惧怕等情绪是相互制约的。许多人认为它们是弊多利少的有害情绪,而喜爱、欢乐则是有益的情绪,所以尽力发展爱的情绪或同情心就能起到消融不利情绪,化干戈为玉帛的作用。比如,当同学激怒你时,只要你能站在他的角度,就会觉得他情有可原,而这种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亦即进行心理位移的方法而引起同情心,可以消除愤怒或降低愤怒情绪的强度。
  (2)自我暗示。
  如同学争吵,想动手打人时,也可以反复暗示自己“千万别动手,要冷静”。如步入考场感到紧张时,可以反复暗示自己:“沉住气,别紧张。”这样久而久之,紧张的情绪就会松弛下来;这样,久而久之,也能遏制感情的冲动,避免不良后果。
  (3)升华疏导
  有些人的过激情绪往往是创造天才萌芽的表现。所以,学会将自己的某些情绪与头脑中的闪光思相联系起来,利用它来作为自己从事创作(或创造)活动的动力。
  (4)转移疏导
  当发生情绪反应时,头脑里往往有一个较强的兴奋灶。此时如果另外建立一个或几个新的兴奋灶,便可以抵消或冲淡原有的优势兴奋灶。因此,当情绪激动起来时,为了使它不至于立即爆发,使自己有冷静地分析和考虑问题的足够时间和机会,可以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
  (5)发泄疏导
  情绪的发泄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发泄即直接针对引发情绪的刺激来表达情绪。当直接发泄对别人和对自己都不利时,可用间接发泄使情绪得到出路。如果你心中有不平之事,不妨向老师和父母汇报,亦可向周围同学倾诉,并接受他人的劝告与批评。这样,通过感情的充分表露与从外界得到的反馈,将能增进自我认识水平并改变不适当的行为。同样,当与同学、朋友闹矛盾时,要开诚布公的与对方交换意见,以解开疙瘩,消除误会,千万不要把怨气、怒气积压在胸中。万不得已,在至亲好友面前痛哭一场,诉说心中的委屈与痛苦,得到安慰与同情,心理压力会减轻一些。这是因为痛哭作为一种纯真的感情爆发,是人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释放体内积聚的能量、排出体内毒素、调整机体平衡的一种方式。
  (6)培养兴趣法
  兴趣多样,有合理的活动爱好,即有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又可以减少神经系统的紧张,并适当消耗体内多余的血糖,这样就可以使消极情绪失去得以滋生的内部环境。
  (7)特殊疏导
  当情绪冲动事,如果能采取一些特殊的方法,如数数,咬舌头、用舌头在口腔中打圈子,都可以起到缓解紧张情绪的作用。

  用脑要注意保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与用脑效率之间也有着重大的关系。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精神紧张总是和精神苦闷、焦虑不安、思想矛盾等不良情绪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伴随学习和思考的是兴奋、激动等愉快情绪,将能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否则,一切不愉快的消极情绪,都会阻碍智力的发展。所以,要把保持情绪愉快作为提高用脑效率的重要手段。
  用脑要注意活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手指的精细动作可刺激大脑,防止大脑的退化,如弹奏乐器、转核桃等。民间有“心灵手巧”的说法。可见,大脑的发展是与身体各个部分密不可分的。因此,抽空从事此类活动,这对于提高用脑效率将大有裨益。
  用脑要注意营养
  脑在人体各器官中是最活跃的,虽然其重量约占人的2%,但消耗的能量却占全身总能量的20%。经研究测定,脑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脂肪、蛋白质、糖类、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E和钙,其中脂肪占第一位。因此,为了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必须注意多吃一些上述与大脑营养有关的食物。适合于中学生的健脑食物,就植物性食物而言有核桃、黑芝麻、金针菜、小米、玉米、红薯、海藻、葵花籽、西瓜籽、南瓜子、松子、栗子、花生黄豆等制品。就动物性食物而言,主要有动物的脑、鸡蛋、鱼、鸭、羊肉、猪肉、牡蛎、虾、乌贼等。
  消除学习疲劳的方法
  导致学习疲劳的原因是很多的,如睡眠不足、学习时间过长,营养不足等等。下面介绍一般情况下消除学习疲劳的方法。
  (1)单侧体操法。人脑的左右半球功能显著不同,左脑偏重于语言、概念、数字、计算逻辑推理等等:有脑偏重于音乐、绘画、空间几何、想象、综合能力的功能。考生再学习的时候一般走脑的生理负荷要比右脑重,左脑疲劳时,容易产生无精打采、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衰弱等反映。
  为此,研究者提倡大家通过单侧体操的锻炼,恢复和发挥其功能。也就是作班脑疲劳时,做右侧体操锻炼,反之亦然。大量研究结果发现单侧体操队消除学习疲劳和增强记忆力的效果,可以很快显现出来。
  A.全神贯注。站立并目视前方,右手紧握拳,右腕用力,屈臂慢慢上升到最大限度后还原,重复8次。
  B.仰卧。右腿伸直上举,然后倒向右侧,但不能挨地,还原重复8次。
  C.直立位。右臂向右侧平举然后再上举,头不能动,然后左臂上举,平局还原,重复8次。
  D.仰卧位。点起脚尖,像俯卧撑那样用腕和脚尖的力量支撑身体,重复8次。
  (2)疲劳防治操。如果做一下防治疲劳操,则可以在短时间内消除疲劳。
  A.坐着时作些挺胸直背的动作,同时用手臂绕圈按摩腰部;
  B.身体后屈,伸腿、臂,伸直用力摆几次;
  C.慢慢的做几次头向左右,前后弯曲的动作,然后用按摩法轻轻按摩脖子,肩胛肌;
  D.深呼吸,然后慢慢呼气;
  E.两手臂自然下垂。做几次手的动作,松紧手指,两手腕轻轻抖动等。
  (3) 采用身心放松术。
  A.选择一个空气新鲜的地方,四周环境安静。暂时放下或忘却日常的功课和学习任务。
  B.姿势的选择。选择一种自我认为比较舒服的姿势。
  C.放松肌肉。活动身体上的一些大的关节或肌肉,做的速度要匀速,缓慢。
  D.调节呼吸。避免用意识呼吸。
  E.运用想象力,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
  以上位各中调节疲劳的方法,可以根据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调节方式,以达到学习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