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莫奏寻常曲——材料出新“四招”

作者:湖南省岳阳市岳化一中 陈立军  时间:2006/8/9 22:52:5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542
  美味佳肴须用材料来烹饪,锦衣绣服须用材料来制作,亭台楼阁须用材料来建造,同样,佳作华章需要鲜活的材料来充实。材料的质量决定着作文的质量。高考作文要写得新颖别致,立意重要,选材同样重要。如果所用材料让阅卷者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文章定会大受青睐。那么怎样才能使材料出新,以下四招可以一用。
  一、“请君莫奏寻常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在近年的高考阅卷中,经常发现考生在选取材料方面走“寻常路”,选“老一套”,以致所写文章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缺少新意。“材料新鲜”是高考作文对材料的要求之一,材料新颖独特,文章才能引人入胜。用鲜为人知的奇闻轶事取代寻常旧事,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有位考生举淡泊名利的例子,就抛开了庄子、陶渊明等人,而写了这样一段文字:
  “不炼丹金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作孽钱。”好个绝意仕途,浪漫而悠然的才子——唐寅。面对名利,面对荣华富贵,他悠然自得,不甘世俗,丹青翰墨里沉浸着一颗清朗、淡泊的心。
  唐伯虎其人许多同学都很熟悉,但在文章中运用得少,这个同学借用过来,读来清爽宜人。
  二、“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近几年高考作文,历史题材逐年增多,考生喜欢到古代人物那里去讨救兵,他们喜欢参与“思故之幽情”的大合唱。当然,此类题材的作文“精品率”也特高。但见得多了,也就咀嚼不出多少新鲜来。隔夜好茶不好喝,干花不如鲜花美,“李杜文章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作文材料如果老是陈谷子旧芝麻,谁会喜欢呢?“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时代的进步一日千里,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选材应当与时俱进,用当今新事取代陈年往事,文章才能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性,才能给人带来惊喜!
  一同学写以“考验”为话题的作文,没有选用杜甫、文天祥、苏武等人的事例,而是将2004年感动中国的人物——云南省宝山市公安局副局长明正彬的事例写进了文章:
  云南省宝山市公安局副局长明正彬,这个在刀尖上跳舞的人,在缉毒战线的最前沿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经历了无数次铁与血的交响。在毒贩子面前,他吓不怕,买不动,难不倒;毒贩子在他手下,过不去,藏不住,逃不掉。因为有他和他的战友,在考验面前挺得住,站得直,扛得动,所以我们才能享受清新的空气,灿烂的阳光。
  这样的事例,贴近现实,时代感强,令人欣喜。
  三、“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高中生因阅读面狭窄,知识储备不足,选材往往跳不出教材、文本和历史的积累,喜欢列举“英雄榜”“英烈榜”,文章的材料多是多年来见于各类文章的陈旧事例,如爱因斯坦、爱迪生、屈原、辛弃疾等。这些旧例如何翻出新意,写出深情?考生在使用这些材料时,如果能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信念,努力用鲜活的语言将材料精心打磨,认真梳理,巧妙组合,也能使旧例的“含金量”大增。
  如2005年福建省高考满分作文《棱角》一文的片段:
  历史在我们的前方总会摆道岔口,虽然人性的弱点总让我们去追寻安逸的生活,让自己游弋于蜜罐中乐不思蜀,让自己圆滑地为人处世,无憾地“行走”。虽然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何等逍遥自在,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如此轻逸无谓,但风华正茂的我宁愿如锋芒毕露的苏东坡饮酒赋诗,大放厥词,尽管早生华发却也乐得自在,深居高堂又几度罢黜,人生的酸甜苦辣一一尽染,如此才子方能让后人在其名言佳句中醒悟真谛。无独有偶的岳飞,以他“精忠报国”之志,将铁蹄踏遍敌穴,“靖康耻,犹未雪”,在十二道金牌的威逼下仍挥剑勇猛,果敢决然,虽惨死于小人之手,却也换来西子湖畔后人的景仰。
  这段文字中,陶渊明、李煜、苏东坡、岳飞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人物,但读来没有一丝陈旧之感。何也?在于考生巧妙组合材料,精心提炼文字,灵活运用修辞,普通平常的事物,因了这鲜活、精美的语言表达,读来才令人叹为观止。
  四、“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有些材料内涵丰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即使不是新的,但如果能从新的角度来点化、引申,或变换风格,或转换人称,或改变视角,或借用新巧的形式,便能一扫陈旧之感,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如:就“孙子膑脚”的故事我们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挖掘:
  1、“感情影响了理智认知”的角度: 
  孙膑之所以抱稀世之才而惨遭膑脚之祸,是因为他太相信他奸诈的师兄庞涓所致,同窗手足之情蒙蔽了他的眼睛,使他无法理智地看到庞涓阴险的用心。 
  2、“不可轻信他人”的角度 :
  聪明如孙膑者,恰恰忘了一句重要的话“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他对庞涓有一点戒备之心,如果他意识到轻信他人会有潜在的危险,那么,他便不会陷入庞涓设计的圈套,从而招来被剜髌的大祸。
  3、“在灾难中站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的角度:
  孙膑被庞涓骗到魏国被处以膑刑后,他没有屈服于命运的魔掌,而是坚强地抗争,为了生存,他装疯扮傻使庞涓放松了警惕,齐国使者把他带回齐国后,他作为齐国军师在马陵之战中用减灶的计策,让庞涓中计兵败身亡。而孙膑,这一在厄运中站起来的英雄从此扬名天下,著成的《兵法》泽被后世。
  “孙子膑脚”的材料可以,其他的许多材料也不例外,只要我们能够灵活处理,巧妙运用。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