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翠竹》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5630字。
井冈翠竹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学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人民的崇高品质,继承并发扬井冈山精神。(重点)
[语言运用]积累课后“读读写写”词语,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
[思维能力]理解井冈翠竹的象征意义,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赏析本文精练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
[审美创造]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富于艺术感染力的语言。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梳理文章脉络,体会作者对井冈山竹子的赞美之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井冈翠竹”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在正式上课之前我想请同学们观看几张图片(出示四张图片)。大家能从中发现什么吗?
(学生踊跃回答)
师:是的,这四张图片上的物品都是由竹子做成的。除了以上这些物品,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用竹子做成的物品?
(学生举手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许多用竹子做成的物品。由此可见,竹子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啊。“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总虚心。”竹子,修长挺拔,是高雅、谦虚、有气节、刚直不阿等美德的生动象征。更有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可见竹子历来被世人所喜爱和赞颂。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竹子有关的课文——《井冈翠竹》,看看在作者的笔下,竹子又是什么样的。
(板书文题)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通过竹子所做的物品引出写作对象——竹子,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预学展示。
(1)了解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简介”“背景链接”栏目)
(2)扫清字词障碍。(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
2.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井冈翠竹写了些什么。
[预设]
课文围绕井冈翠竹写了翠竹的外形和象征意义,井冈山人在革命年代里的坚贞精神,翠竹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作用。
3.分析概括文章的结构层次。
[预设]
第一部分(1—4):总写井冈山毛竹茂密繁盛和修直挺拔的姿态,赞颂它是革命的竹子。
第二部分(5—12):展开丰富的联想,具体写出井冈毛竹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巨大贡献及其顽强的生命力,歌颂井冈山人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第二部分第一层(5—7):写保卫红色政权时期,井冈毛竹所作出的贡献。
第二部分第二层(8、9):借井冈毛竹的顽强生命力讴歌留守井冈山继续革命的人们坚强不屈的精神。
第二部分第三层(10—12):写井冈毛竹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作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13):篇末点题,赞美井冈山毛竹的精神,赞扬井冈山人和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革命精神。
[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