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二:搜集与整理》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3150字。
任务二 搜集与整理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了解中国科技成就,感悟其中体现的科学精神,激发科学兴趣。
[语言运用]学会运用概括性的语言将所搜集的资料整理表达出来。(重点)
[思维能力]学习通过可信、权威的途径,搜集相关资料,梳理具体信息,有条理地整合
内容。(难点)
[审美创造]感受科学的魅力,体会科学之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中国近年来取得的科技成就。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师: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伟大的科技成就。早在距今3300多年以前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日食的记载。距今2500年以前的战国时期问世的《考工记》准确地记载了六种不同成分的铜锡合金及其不同用途。公元1世纪初期的西汉时期,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左右中国科学家蔡伦又改进了造纸技术,从而使造纸技术在中国迅速推广开来。公元3世纪左右,中国人发明了瓷器,这一技术在11世纪传到波斯,由那里经阿拉伯于1470年左右传到意大利以及整个欧洲。到唐朝,中国科学家发明了火药,并在公元9世纪首次将其用于战争之中。在11世纪中期的宋朝,中国科学家发明的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5世纪中期,中国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今天的中国,科技事业更是突飞猛进,“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许多浪漫的想象已经变成现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搜集和整理中国的科技成就。
[设计意图]
本环节从我国古代所取得的一系列伟大科技成就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民族自豪感,能够更好地导入新课。
二、寻找选题,确定探究领域
师:课前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任务(见课件出示)。下面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来同我们分享。
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中国近年来取得的科技成就。
[预设]
2023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①中央科技委员会组建;②作物主效耐碱基因及其作用机制首次揭示;③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商业首飞;④“中国天眼”发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关键证据;⑤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刷新世界纪录;⑥国家太空实验室正式运行;⑦人体免疫系统发育图谱绘制;⑧新款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成功研制;⑨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命名交付;⑩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投产。
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①人工智能大模型为精准天气预报带来新突破;②揭示人类基因组暗物质驱动衰老的机制;③发现大脑“有形”生物钟的存在及其节律调控机制;④农作物耐盐碱机制解析及应用;⑤新方法实现单碱基到超大片段DNA精准操纵;⑥揭示人类细胞DNA复制起始新机制;⑦“拉索”发现史上最亮伽马暴的极窄喷流和十万亿电子伏特光子;⑧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⑨揭示光感受调节血糖代谢机制;⑩发现锂硫电池界面电荷存储聚集反应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