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2/17 9:07: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660字。

  课外古诗词诵读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品读中华优秀古诗词,热爱中华优秀诗词文化。
  [语言运用]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思维能力]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表达的情感。(重点)
  [审美创造]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难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竹里馆》和《春夜洛城闻笛》。
  2.结合相关背景,感知诗歌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竹里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歌:“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维的《竹里馆》,领略其诗歌亦诗亦画的意境。
  (板书文题)
  [设计意图]
  从王维的诗歌独具特色的角度简洁导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诗歌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识作者。(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介绍部分)
  2.知背景。(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背景链接”栏目)
  教师小结:对作者及诗歌写作背景的详细了解,既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王维诗歌中的情感。
  [设计意图]
  了解了作者的基本情况后,再明确诗歌的写作背景,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诗歌内容及主旨。
  三、朗读感知诗歌内容
  1.读顺字音节奏。
  (1)教师配古筝乐范读,学生听读正音,划出节奏并自由朗读。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从节奏、感情基调等角度指导学生。
  教师指导:这首诗采用的是“二三”拍。整首诗感情基调有清冷、空灵、淡泊、宁静、忧郁、伤感等,因此诵读时应有一种寂寞、伤感的意味。
  (3)学生齐声朗读后,教师指名朗读。
  2.读懂诗歌大意。
  结合课本旁边的注释和工具书,以及这首诗下面的解读,尝试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预设]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发出长长的啸声。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陪伴我。
  [设计意图]
  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感知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读出情味。同时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为后面理解诗歌的情感、志趣做铺垫。
  四、品读揣摩诗歌情志
  1.读出意境画面。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齐声朗读诗歌,然后合作交流,探究下面问题。
  (1)作者写了哪些景?在这些景物衬托下,人做了哪些事?这景与人之间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2)整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