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翠竹》教案
- 资源简介:
约6260字。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统编版2024)教案
18. 井岗翠竹
【教学目标】
1. 掌握文中生字词,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借物喻人的手法,体会竹子象征意义。
2.梳理文章结构,概括内容,学习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3.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理解“井冈翠竹”的象征意义,体会井冈山精神,激发对革命先辈的崇敬。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作者、写作背景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同学们,在我们祖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地方熠熠生辉,那就是井冈山。它是革命的摇篮,见证了无数热血与奇迹。今天,让我们走进袁鹰笔下的《井冈翠竹》 ,看看那漫山遍野的竹子,如何在枪林弹雨中与革命先辈并肩,又如何承载着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记忆 。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写作背景
教师讲解涉及这课的重要知识,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1959年至1961年间,我国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井冈山上的民众不怕辛苦,顽强拼搏,在艰难的环境下努力开发和建设这片土地。经济困难时期,袁鹰曾来到井冈山,并冈山精神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到北京后,袁鹰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组散文《井冈山记》。本文是其中一篇。
(2)走进作者
教师展示作者的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袁鹰(1924 - 2023 年),江苏淮安人,是中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他 7 岁迁到杭州,后因抗日战争避难上海,在那里完成中学和大学学业。
1945 年参加革命工作,此后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历任多家报刊编辑、主编等职。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饱含诗意,感情激越,思想深邃。代表作有散文集《风帆》《袁鹰散文六十篇》等,还有儿童散文集《春雨》、传记文学《长夜行人 —— 于伶传》等。
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1)读一读生字词。
(2) 释一释重点词。
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课文,分析归纳回答。)
教师:给文章分段并概括主要内容
预设:第一部分(第1、2段):描写井网翠竹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