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00字。
十八岁和其他
江苏省兴化中学 王新民
教学目标:
1、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能够说出本文对两代人的矛盾、读书、青春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能结合自我体验,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3、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4、通过活动体验,学会用对话的方式与父母、师长及同辈人进行心灵沟通。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品味了十六岁花季的芬芳,经受了十七岁雨季的洗礼,十八岁的梦季呈现于眼前。当我们怀揣梦想上路时,父母们总是常常扫我们的兴,惹我们烦恼。今天我们学习台湾作家扬子的散文《十八岁和其他》,也许能解除我们心中的不快。
二、具体研习
(一)两代人的矛盾
1、同学们我们对父母有很多话要说,有很多牢骚想说,能不能说出来,让我们一起倾听,集思广益,想象解决的办法。
学生自由发言
2、可怜天下“孩子们”的心哪!大家刚才谈的,似乎在揭示一个矛盾,矛盾双方就是父母和孩子。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状态呢?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两代人的矛盾”,思考作者认为两代人的矛盾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对这些原因你又是怎样理解的?等会我们请一些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读第二部分
3、“父与子”时常被看作是对立的双方,意味着思想的冲突、观念的差异、新与旧的不同、进步与保守的矛盾。那么,作者在文中提及的两代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1)流行观念的影响;(这一矛盾许多做父母的“错”都依然是出自爱,根本动机:关怀子女的幸福。)
(2)父母的愚昧与落伍;
(3)子女的盲目与急躁;
同学自由讨论,发表见解。
4、那么,原文中提到如何“化干戈为玉帛”的呢?
明确:“父母与子女”要“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大家尽可能地过一种较随便的、不拘束的、较多接触的共同生活。”
也就是说两代人之所以会有矛盾是因为缺乏沟通、理解(根本原因)
(二)读书的苦乐
1、有一条消息引入(略)这样惨重的新闻,对我们来说,好像已不再是什么新闻。能不能就此谈谈你自己的看法呢?
明确:(1)、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孩子自身也没有主动和父母沟通,寻求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