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00字。
择生与择死—广东省高中语文教师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优秀课展示一等奖课例
一、引入
师由《我与地坛》中史铁生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导入。
揭题:读《垓下悲歌》,探《史记》之生死观。
二、了解项羽——曾经英雄
1.灯片1 少年壮志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籍曰:“ 彼可取而代也。”
2.灯片2 英武过人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3.灯片3 叱咤风云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候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史记 项羽本纪》
三、读《垓下悲歌》之《霸王别姬》
4.灯片4 霸王别姬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 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史记 项羽本纪》
生1(由学生集体推荐):读
师:初读,读得好。有些字音需注意:拔、行等
师:这段文字是司马迁笔下的悲歌场面,同学们能不能想象描述一下这个场面?
生2:(将此段文字翻译了一遍)
师:(未作点评)赏析此段文字,强调:霸王别姬很有悲剧美,梅兰芳的京剧、屠洪则的歌等。引出虞姬和诗。
5.灯片5 虞姬和诗
虞姬弹剑哀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遂伏剑自刎,留下了“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
四、读《垓下悲歌》之《英雄本色》
6.灯片6 英雄本色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yǐ)船待,谓项王曰:“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 十万人,亦足王(wàng)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史记 项羽本纪》
师:(读文本)项羽在乌江边的抉择前后为何不一?为什么先渡后不渡?
生3: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师:难道是此时项羽才发觉八千子弟已亡的吗?显然不是,需深层阅读文本,思考。
生4:天之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