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全五册说课稿大全
- 资源简介:
约100590字。
高中语文必修全五册说课稿大全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提纲:
一、对教材的认识; 五、教学时间的安排;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六、教学流程的设置;
三、重点难点的定位; 七、作业的设计。
四、教学方法的运用;
导入:
朗诵《沁园春•长沙》,导入话题——谈《沁园春•长沙》的教学思路。
一、对教材的认识
2003年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把“现当代诗歌”确定为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并且以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作为高中新生语文学习的“卷首语”,与2000年人教版的语文课本相比,明显具有两大优势:
1.承上启下,由易到难的认知教育优势。高中现当代诗歌教学承接了初中语文第五、六册现代诗歌的教学内容,教材按照诗歌——散文——议论文——文言文的结构安排,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情感教育的优势。高一的学生正值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沁园春•长沙》的主题是表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襟和蔑视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斗志。毛泽东的词很多,不少词的艺术成就都在《沁园春•长沙》之上,但《沁园春•长沙》作为高一新生的第一堂课,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不管编订者的是否有此意图,教材的情感教育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1.通过对诗歌的吟诵,训练学生的语感;
2.明确诗歌的意象;
3.培养学生以伟人为风范、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操。
确立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
三、重点难点的定位
重点:诵读诗歌
难点:诗歌的意象。
1.确立重点的依据:《沁园春•长沙》是一首词,词是诗歌的一种,因韵成诗,合曲为歌。诗歌原始的表达方式是吟唱。我们现在学习诗歌,固然不要求吟唱。但诵读是一种必要的手段。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诗歌学习的重点在于读,要求学生通过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
《雨巷》说课稿
1说教材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诗人通过典型意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表达了内心的落寞、惆怅的情绪。
《雨巷》编排在必修1第一单元的第二课,属于精读课文。学生可以借此体会、比较、鉴别不同题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词,符合新课改特别关注学生多方位情感体验要求,使学生能够受到诗歌美的熏陶。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诗歌教学要以诵读为主,在诵读中使学生领悟这首词的思想感情。同时,这首诗通过典型意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巧妙的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其中。据此,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①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联想、想象,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理解诗中的思想感情。
②教学重点:反复诵读,鉴赏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③教学难点:理解象征的手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2说教法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诵读有助于学生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自我情感的体验。同时,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因此,本课采用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法。
3说学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体会意象及情感,通过自己诵读、思考、探究、讨论、促成学生有效学习。
4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新课。以歌曲《丁香花》导入引导学生感受丁香的美丽、孤高、忧愁。“你说你最爱丁香花/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它/多么忧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