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教学设计:《家》
- 资源简介:
约8110字。
新思潮冲击中,封建大家族衰落与分化的萌蘖
——《家(节选)》研讨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析高老太爷、觉新、觉慧的性格特征,探究其典型意义;
2.赏析选文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体会其表现力;
3.结合时代背景,探究小说的思想文化意义。
【教学重难点】
1.分析高老太爷、觉新、觉慧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义;
2.结合时代背景,探究小说的思想文化意义。
【教学方法】
自学法、表演法、诵读法、谈话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预习任务】
指导学生通过查阅图书、访问网络等方式完成下列三项预习任务,并通过平板电脑将预习成果上传班级空间共享。
1.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巴金及《家》的创作背景,略读《家》。
2.精读课文,要求学生用批注法预习课文,梳理故事情节,并写出对祖父、觉新、觉慧人物形象的初步认识。
3.诵读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体会其感染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21 世纪 20 年代的四川成都,今年夏天,第 31 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刚刚落幕,这是青年人的一次国际盛会。(PPT 展示人民网报道《一场会,一座城,幸福成都走向世界》)
20 世纪 20 年代的四川成都,是巴金先生小说《家》的时代背景,当时的成都是什么样?五四运动后的青年人是何面貌?让我们一起走进巴金的《家(节选)》。
二、言——自主研读之我见
交流预习收获,可从作者、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任选一点。
平板展示分享学生课前预习成果。
预设有以下预习收获:
作者角度:巴金出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封建大家庭,祖父是最大的家长,巴金是长房的小少爷。巴金有一位仁厚的母亲,在幼年时才得以被允许与仆人、轿夫一起生活,这让小小年纪的巴金痛恨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非常同情当时的底层人民。我觉得小说
第 1 页 共 8 页
中的觉慧有巴金本人的影子。
故事角度:选文部分的故事梗概是觉慧背着祖父高老太爷参加学潮,陈姨太向高老太爷告发此事,于是觉慧被叫来训话,遭到严厉训斥,高老太爷声称不许觉慧再出去参加学生活动,觉慧据理力争,高老太爷勃然大怒,只好唤来觉新管束弟弟。
人物角度:我觉得高老太爷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他反对子孙们进学堂和参加一切社会进步活动。而觉慧敢于对抗高太爷的旨意,是一个大胆的叛逆者。我觉得大哥觉新是很懦弱。他既要遵从爷爷,又无法控制弟弟,他在夹缝中生存。
语言角度:诵读中,我觉得小说的语言读起来让人激动,特别是人物语言的描写,酣畅淋漓,人物情感喷发而出。
三、任务一:演——感受语言,初识人物形象
1.分角色表演“祖父斥责觉慧”片段。
由全班推荐表现力强的同学扮演,增强角色的代入感。
祖父形象:(外貌)貌衰体弱,相貌庄严
(语言)严厉的口气,咄咄逼人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