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创造宣言》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其它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3/2 15:43:2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20字。
《创造宣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辞的文体特点。
 2.掌握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
 3.树立创造意识,培养敢于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从分析题目、把握文体的角度来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难点】
 1.快速阅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选用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比较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明确教学目标:
 从文章题目和文体入手把握文章内容。
 一、导入
 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创造”,再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或别人的经历具体说说你对“创造”的理解。
 (旨在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的积极性。)
 那么生活在20世纪的我们的教育家,又是怎样理解“创造”的呢?如果让大家来写一篇关于“创造”的文章,你先来思考一下,首先确立题目,再到你所选用的材料,你的观点……
 二、分析文章题目,了解全文
 “宣言”是一种演讲辞,既是演讲,那它一定具备演讲稿的特点——文词优美、感情充沛、说理生动、鼓动性强。
 那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样一种文体,他演讲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对于“创造”他又有着怎样精妙的话语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近陶行知和他的创作。
 三、作者简介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为世界所知晓的中国教育家。
 四、快速自读课文,把握关键信息
 1.看完整篇文章后的感觉是什么?
 答:大量的人、事和很多经典的句子。
 材料涉及哪些方面?
 答:文中的材料取自古今中外,涉及图画、雕塑、文学、音乐、数学、物理、地理等领域。
 2.作者的观点和感情是怎样的?从文中找出能表明作者感情的句子,并说明在文中什么位置。
 答:作者认为“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且他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即使我们走两步退一步,也应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它在文章的中间部分。
 (让学生体会抓住关键句子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
 (1)文章如何划分层次?划分依据是什么?
 答:第一部分(1段)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2~5段)我们的人类最值得崇拜的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事物。
 第三部分(6~12段)作者驳斥了几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得出结论。
 第四部分(13~15段)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
 根据每段开头的句子来划分以上层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