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7190字。
高考复习语言运用练习
redtongt
1.根据下面的文字给“社会福利”下一个定义(不超过25个字,4分)。
这里所讲的“社会福利”是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使用的。社会福利是指采取一定的社会措施,包括增加就业机会,保障劳动收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提供医疗保健、提供社会服务、建设公共文化设施等等,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这样使所有的社会成员能够共同分享社会发展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
2.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上相应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5分)
命运给予河蚌的是一粒沙子,河蚌回报世界的却是一颗晶莹的珍珠; , ;命运给予巨石的是千锤百炼,巨石回报世界的却是一座神圣的佛像。
历史长河中的那些伟大人物,不管经历了多少磨难,他们回报世界的都是心血的结晶:司马迁蒙受宫刑之辱,却留给后人一部《史记》; , ;贝多芬经受失聪之苦,却留给时代一部《命运交响曲》。直面不幸,努力创造,回馈社会,我们就能不断提升个人价值,最终成就自己。
3.某中学涛声文学社的社刊《涛声》拟增设“校园评论”的栏目,请你为栏目写一段简短的开办说明,用生动鲜明的语言表明本栏目的目的和要求。必须从对偶、排比、反复中选用1种修辞手法,不超过75字。(6分)
4.举出两个新词语,并就其新词义作一简要解说。(6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动,新词语也频频产生。新词语产生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一是利用已有的词语形式,赋予该词新的意义,如下海,原指到海中去,现在很多场合则指放弃原来的工作,投身商界做买卖。
又如 ;
又如 ;
5.仿照示例,根据语境,以“草”为联想点,在下列文段的横线处各续写一个带有哲理意味的句子。字数、句式不限。(6分)
示例:“独木不成林,根草不成春”:心心相连:手手相牵才是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②“绿茵场上的草”:
③“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6.阅读材料,按要求做题。(6分)
语音的古今差别是很大的,从几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来。第一,汉字的造字法里用得最多的形声法,常常是甲字从乙字得声,可是有许多这样的字按现代的读音来看是不可理解的。例如“江”从“工”得声,“潘”从“番”得声,“泣”从“立”得声,“提”从“是”得声,“通”从“甬”得声,等等。其次,旧诗都是押韵的,可是有许多诗现念起来不押韵了。例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róng)。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shēng)。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chéng)。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qíng)。”这还是唐朝的诗,比这更早一千多年的《诗经》里的用韵跟现代的差别就更大了。又其次,旧诗里边的“近体诗”非常讲究诗句内部的平仄,可是许多诗句按现代音来读是“平仄不调”的。例如“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郭”、“白”、“一”、“别”四个字原来都是入声,归入仄声,可是现在“郭”、“一”是阴平,“白”、“别”是阳平,于是这四句诗就成为“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了。
上面的材料,对语音的古今变化作了介绍,以“从上面这些事例看来”为开头,给文段下一个结论,不超过30个字。(含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