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00字。
《乡土情结》教学设计
金华八中 沈小芬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人们对故乡都有一种割不断的特殊情感,它是人生的出发地,也是人精神的归宿。本专题通过古今中外有关家园的文本对这一人文主题进行梳理。第一板块重在阐释人与故乡的关系,第二板块进行拓展,家园不仅指故乡,还指祖国与精神意义上的皈依,是人生命的确证。《乡土情结》是柯灵为纪念《香港文学》创刊七周年而作的散文。作品以故园之思为线索,由“小家”到“大家”,由“离家”到“归家”,将乡土情升华为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让学生更深体会乡土情结的时代内涵,培养爱国的思想感情。
(二)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会作者为乡土情结赋予的时代内涵,了解本文大量引用诗文的意图。
2.培养学生阅读独立、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3.进一步感悟散文的抒情气息。
过程与方法
1.深入朗读体会。
2.研究性学习,探讨本文大量征引古诗文的意图及作用。
3.探讨阅读散文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乡土情结的时代内涵,培养爱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独立、独立思考的能力,体会作者为乡土情结赋予的时代内涵,了解本文大量引用诗文的意图。
(四)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大量征引古诗文的意图及作用,探讨其得失。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乡愁、思乡是中国诗歌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多少诗人写下了优美又忧伤的思乡之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宋.李清照<<菩萨蛮>>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当归。 -----汉乐府民歌<<悲歌>>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这古典的乡愁让人荡气回肠,让后世的我们唏嘘不已。今天就让我们回到现代,一起来品味一下柯灵的《乡土情结》。在讲本篇之前,我们来回忆一下余光中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