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50个字。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Minzhong196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学习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3.了解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及社会的毒害。
教学重点:
1.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分析小说人物的形象
学法指导:点评法 探究法
课时
二课时
一、引诗导入:有这样一句古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它张扬了古代读书人中举的欢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个古代读书人中举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会给我们带来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 学习《范进中举》这篇小说。
二、检查预习:
请各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就“我所了解的科举制度”、“我所了解的《儒林外史》”、“我所了解的范进中举”和“我所了解的吴敬梓”四个题目分组进行简要解说。
三、自由评说:
学生自由选取角度,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四、精彩片断赏析:
(一)品读
1.自由朗读。
课文第5段文字紧紧抓住了范进的动作、语言以及神态来刻画范进中举时复杂的心理,展现了他当时发疯的情态。请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揣摩,怎样才能读出范进此时此刻的心情,读出他的疯态。
2.声情赛读。
学生自由选取认为最能展示自己朗读才华的文句进行赛读,可以是一两句,也可以更多。
(二)赏析
1.品味个性化语言,探究范进发疯的原因。范进中举发疯时说了两句话:
(1)“噫!好了! 我中了!”
(2)“噫!好!我中了!”
思考:这两句话的内涵是否相同?为什么?你从中探究到是什么原因导致范进最终发了疯?
2.小组合作,迂回探究。
(1)读课文第1、2段,思考:文章开篇写范进“中”相公(进学) 回家,他可曾说过类似“噫!好!我中了!”这样的话,可曾发过疯?为什么?
(2) 范进“中”相公后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怎么样?这说明了什么?
(3) 范进这么穷,社会地位又这么低下,可曾受过什么屈辱?有过什么辛酸?他可曾因此想过放弃科举考试?为什么?
(4) 范进“中”举后他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课文中找出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