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词二首》教案2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2/28 10:46:2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570字。
《毛泽东词二首》新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毛泽东词中透露出来的非凡气势。
教学方法:吟诵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学习过一首毛泽东的以“沁园春”为词牌的词,它的题目是(雪)。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把这首词背诵一遍。(学生齐背)
请一位同学谈谈听了刚才的齐声背诵后的感受。(提示:主要从准确地表情达意方面来谈)
教师点拨:要背诵好一首诗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准确地表情达意。这就需要对诗人在表达情意方面的特点有准确的把握。就这首《沁园春·雪》而言,它在表达情意方面有什么特点呢?(明确:透露出一种非凡的气势。民主人士章士钊对其的评价是:“有帝王之气。”)下面我们再把这首《沁园春·雪》背诵一遍,要求把这种蕴藏在词作中的非凡气势即“帝王之气”体现出来。(学生背诵)其实,在这首《沁园春·雪》之前,毛泽东就写过另一首以“沁园春”为词牌的词,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沁园春·长沙》。
二、吟诵品味
1.扫除吟诵障碍
①读音
舸(gě) 遒(qiú) 遏(è)
②停顿
特别提示:看/万山红遍恰/同学少年
③气势
“红遍”“尽染”中的“遍”和“尽”这两个词有什么特点?(视野十分开阔)它们体现了词人的什么特点?(具有非凡的气势)
从这首词中再找出几个能体现词人非凡气势的词语来加以赏析。(如“万山”的“万”、“层林”的“层”、“漫江”的“漫”、“百舸”的“百”、“长空”的“长”、“万类”的“万”、“寥廓江天”的“寥廓”、“苍茫大地”的“苍茫”、“百侣”的“百”、“岁月稠”的“稠”、“正茂”的“正”、“方遒”的“方”、“浪遏”的“遏”等等)
④词眼
所谓“词眼”,就是一首词中最能体现词人的思想感情的语句,它们的作用就像龙的眼睛一样。光有词而没有词眼,就像一条龙没有眼睛。加上词眼恰如“画龙点睛”。《沁园春·雪》的词眼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和“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沁园春?长沙》的词眼则是(“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和“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些词眼的作用是(突出了词人要主宰天下、扭转乾坤的非凡气势)
2.吟诵实践
①注意读音与停顿的吟诵。
②体现非凡气势的吟诵。
三、背景介绍
毛泽东早年在长沙的革命活动:
①在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就读;
②组建早期共产主义组织──新民学会;
③领导了“驱张(一师校长张干和湖南督军张继尧)斗争”并且获得胜利。
因此,可以说,当年在长沙的日子正是词人“春风得意”的时候。所以,当他重回长沙、故地重游的时候,自然会回忆起当年的这段光荣历史。了解这些背景,有助于我们理解词人何以有如此广阔的胸襟和非凡的气势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