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30字。新课程标准下高三语文的系统复习
新课标下高三语文的系统复习主要包含语文素养、生活感悟、考点突破、和谐课堂四个方面。
一、语文素养:全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实践证明,语文素养高的学生只要稍加应试方法的指导,一般都能取得好的成绩。因此一定要有为增加语文素养而阅读的概念。应该鼓励学生在高三仍然坚持多读一些文史书籍、新闻报刊和一些科技读物。但阅读的目标仍然是指向高考,必须在老师的指导和引导下进行,不然就会事倍功半。
1. 精心选择阅读读物
古代文学精品:《史记》《三国演义》《唐宋八大家文选》《古文观止》《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
现当代小说散文阅读:《鲁迅小说选》《余秋雨散文选》《沉默的大多数》《中国百年散文精华》《杂文精粹》《余光中散文选》
报刊杂志:《读者》《青年文摘》《散文》《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时评)》《科技画报》一类的科普读物一本。
历史普及著作:《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球通史》
满分作文:精心挑选各类高考满分作文选及评让学生借鉴阅读。
2. 科学指导阅读方法
基于高三复习迎考的目的,指导学生阅读一定要有强烈的目的性、较快的速度和科学的方法。
(1)确定明确的阅读目标。目标都要与考点紧密结合。如,为加强古文阅读能力,用一个月课外时间读通《史记》中的“传”“世家”,重点理清故事梗概、积累文言词语。又如:为了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用半个月课外时间读《唐诗鉴赏辞典》中约100首诗的鉴赏文章,体会如何读懂,如何鉴赏。
(2)科学指点阅读方法。高三这些阅读目的是为了即将到来的高考,所以读书要带着问题去读、带着完成高考考纲的能力点来读。将这些阅读变为训练能力的素材。重点引导学生将高考考点渗透于这些阅读中,重在训练分析综合能力、鉴赏评价能力、审美探究能力。将精读与泛读有机结合,一定要做读书笔记。
(3)合理安排阅读时间。高三时间非常紧,很多老师觉得阅读不划算就放弃了阅读,这是不明智的,但一定要利用好时间。每个星期可以抽一到两节作为阅读课,每一节课读完后要将收获形成文字材料,其他则主要利用课外时间。
此外还可以看一些普及性的读物和文章。主要了解和渗透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儒家的修齐治平、仁义礼智、忧患意识、中庸思想、慎思明辨、天人和谐等,老子的朴素辩证,庄子的无为无待,墨家的兼爱非攻,法家的注重法治,佛教的虚空,禅宗的顿悟等。第二,外国的一些基本哲学思想如:柏拉图、海德格尔、萨特、尼采、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