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宣言》网络教学课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其它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其它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4/6 11:03:4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520个字。
  《创造宣言》网络教学课例
  《创造宣言》是中学语文教材九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课文。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著。在这篇课文中,陶行知先生否定了“不能创造”的种种错误看法,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激励每一个人时时、处处要去创造。文章虽然写于1943年,但在改革开放、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考虑到一般学生对议论文兴趣不大,如果按传统讲授方式,难以充分展示作品的背景资料,学生难以理解课文的深刻意义,实现教学的目标和教育的目的。于是我便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信息技术,和学生们共同完成了这篇课文的教学任务。
  我计划用三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的学习,分为三个学习阶段。
  【第一阶段】第一课时为尝试研讨阶段。
  〖学习目标〗
  1.自读课文,网上查询课文中涉及到的人和事,提高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查阅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进行协作交流的能力。
  3.了解课文的背景资料,掌握必要的知识。
  〖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以下任务:
  1.自己选择阅读网站内与课文有关的人和事。
  2.(1)任选两个人物,写一份人物简介、或作品创作背景简介,要求语言简洁。
  (2)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驳斥了哪几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是怎样驳斥的?得出了什么结论?将这些内容写成文章发表在论坛内。
  3.本文在举例论证时,事实取自古今中外,涉及图画、雕塑、文学、音乐、数学、物理、地理等各个领域,例证富有典型性,在驳斥每个错误观点时,都用了两个以上的事例,证据充分。要求阅读网上有关资料,学习驳论文章的论证方法。用自己熟悉的或从网上查到的事例,置换课文中的例子来驳斥错误的论点。
  【第二阶段】
  第二课时为引导研究阶段,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陶先生在教育领域里不断创新的精神,探讨创新精神的含义及其意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