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课程教案
- 资源简介:
- 约87500字。《古代汉语》课程教案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明确本课程的目的要求和学习方法,为深入学习和掌握古代汉语知识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 “文言”与“古白话”的内涵
【教学内容】古代汉语的定义 文言与白话的含义 古代汉语课程设置的历史
第1学时
一、“古代汉语”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1.“古代汉语”的内涵
古代汉语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大致说来它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言;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根据本课程的目的任务,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前者,即上古的文学语言以及历代模仿它的典范作品。这里所谓文学语言,是语言巨匠们在全体人民所使用的语言基础上高度加工的结果。重点是先秦的典范作品。这不仅因为先秦时代距离现在较远,作品比较难懂;而且因为先秦的典范作品的语言是历代文学语言的源头,影响极为深远。学习先秦典范作品的语言,可以收到溯源及流、举一反三的效果。至於古白话,由於它同现代汉语非常接近,比较容易读懂,所以我们不拿它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总之,古代汉语就是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即“五四”运动以前的汉族语言。
文 言-----------文 言 文
古代汉语 〔
古白话-----------古白话文
文 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代模仿的这种语言。
文 言 文:用文言语言写成的文章作品。
古 白 话: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郭锡良版)六朝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近古书面语。
古白话文:用古白话写成的文章作品。
古代汉语是同现代汉语相比较而言的,概括地说,古代汉语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的
古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具体地说,古代汉语是指“五四”运动以前的汉语,范围比较广泛,既包括远古、上古、近古等不同时期的汉语,又包括使用范围有广、狭之分的共同语和方言,还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
我们开设的古代汉语课,就时间范围来说,远古汉语、近古汉语不是我们主要讲解的范围,因为远古汉语指的是没有文字记载以前的汉民族语,也就是商代以前的原始汉语,由于那时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没有留下具体的材料,我们无从知道它到底是怎样一种情况,也就无从讲起。近古汉语是指元明到“五四”之间的汉语。这个时期的文言文虽然在书面语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已出现了像“变文”、语录、话本这样一些古白话,由于它们同现代汉语比较接近,比较容易懂,所以我们也不拿它们作为学习或讲解的对象。
就“古代汉语”这门课来说,它的内涵只是包括上、中古时期的汉民族共同语,并且是上面语,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文言文”。
2.文言是古代汉语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
文言语言是一种十分成熟的书面语言,有鲜明的语言规律。
文言语言是记录我国古代文献资料的基本语言,要了解古代的中国,必须从文言语言入手。
前人长期研究文言语言,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今天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言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研究它可以促进现代汉语的发展。
二、为什么要开设“古代汉语”课?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开设这门课的主要目的有两个:其一是培养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与古代中国相关的学科研究创造条件;其二是熟悉古代的语言材料和各种语言规律,为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定基础。
1.了解传统文化,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学习古代汉语。
清代的《四库全书》,参加编撰和具体的工作人员达4403人,花了十年的时间,完成了第一部抄写工作,分装为6144函,36078册,约9亿9千7百万字。我们今天要批判地继承宝贵的文化遗产,首先就必须掌握记录它的工具——文言文。
讨论: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提高理解与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必须学习古代汉语。
3.欣赏与研究古代文学作品,必须学习古代汉语。
4.掌握与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能力,必须学习古代汉语。
第2学时
三、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学习古代汉语,对於语音、语法、词汇这三方面的知识,都应该学习,但首先应该强调词汇方面。因为音韵只在阅读古代的诗词歌赋时,问题才比较突出;至於语法,古今差别不大,问题容易解决;而词汇是处在差不多不断变化之中,有些词,古代常用,现在变得罕用或根本不用了,有些词古今意义或者完全不同,或者大同小异,读古书时,一不留神,就会指鹿为马,误解了词义。因此,我们学习古代汉语,重点必须放在词汇上。至於词汇,重点又需放在掌握常用词上。
具体的方法有:
1.传统的方法——死记硬背
前人学习古代汉语,重视感性认识,强调多读熟读,即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样做比较花精力,花时间,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民国。古人学习文言语言的方式方法就是“死记硬背”。他们要经历十年寒窗之苦,硬背下大量的文言文,方能熟悉文言语言,运用文言语言写作。
讨论:如何评价古人“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
对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我们不能一言否定之,要对其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死记硬背的劣根性:
易疲劳。
效率低。
易遗忘。
死记硬背的合理性:
符合儿童的智力特点:记忆力强,理解力弱。
符合儿童学习的规律:先记忆,再理解。
2.现代的方法——感性与理性相结合
“五四”以后,西方思想的输入,人们意识到还要从理性的方面加以科学的系统的学习。为此,高校在古代语文教学方面,分设了文字、音韵、训诂、语法等课程,比较重视理性认识。然而,文字、音韵、训诂、语法等课程理论性太强,如果没有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的积累,很难收到实效。因此,经过专家们的努力,摸索到一些新的讲授、学习古代汉语的方法,即把对古代汉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把文选的学习和常识的讲解结合起来。现在高校使用的古代汉语教材大都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我们的讲授,也贯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重的精神,也就是既要重视文选的讲解,又要重视古代汉语常识讲解。在文选方面,我们首先做到透彻理解,做到字]词、句逐个落实,绝不囫囵吞枣。在常识方面,我们以通论的方式,着重讲解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语音、修辞方面的知识。
以前有人认为学习古代汉语只须掌握一些虚词的用法就足够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其实要学好古代汉语,无论是词汇、语法,还是语音、修辞都不可忽略。
古代汉语课只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入门课,要想在古代汉语方面有所造诣,还必须通过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才能有较大的提高,这些课程到了高年级会相继开设。
现代人学习古代汉语的方法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所谓的感性认识就是要阅读文言作品,感受文言语言;所谓的理性认识就是学习古汉语的文字、词汇、语法等各种知识与理论,用这些知识与理论来深化对古代语言的理解。
要有死记硬背的精神。
要有联系的观点。
3.结合成语、方言等来学习。
方言在古代汉语中的体现。语音、词汇、语法。
作业及思考题:
1.通过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大纲,了解本课程的教学计划
2.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古汉语学习计划。
第二章 怎样查字典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一般了解查检字典辞书的一般方法,并学习掌握一些古代汉语常用的字典、辞书以及虚词等方面的著作。
【重点难点】 反切法注音
【教学内容】反切法注音 叶音问题 《康熙字典》 《辞源》 《助字辨略》 《经传释词》 《词诠》
第1学时
一、汉语字典的汉字排列法
1.音序法:按读音顺序排列汉字
现代——按汉语拼音字母的次序排列 按注音字母(ㄅㄆㄇㄈ)的顺序排列
古代——按平上去入四声排列 按一百零六韵排列
优点:检字的速度快
缺点:不知或读不准读音则不能检字
2.部首法:按部首归类排列汉字
把同一部首的字归为一类,部首的次序据笔画而定,同部首的字也以笔画为序。
优点:不会读也可以检字
缺点:检字的速度较慢
3.号码法:按由笔形得来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