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60字。
苏东坡专题学习
第二讲生死茫茫课堂设计
一.重点: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2.解读诗句。3.感受苏轼的情感世界。4.背诵。
二.课堂过程概要:
(一)导入:豪放与婉约
(二)朗读文本
(三)了解背景,查阅《苏轼年谱简编》。
(四)解读诗歌:学生质疑。感悟苏轼情感世界。
(五)背诵全文。
三.课堂过程详细设计:
(一)导入:豪放词的创始人和杰出代表苏东坡也写婉约词,并且绝对不逊于柳永,大家知道吗?(知道,说一说)现在我们就读一首缠绵凄切的悼亡词。
(二)朗读文本(投影1:文本)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1.一生初读。(根据情况师生共同点评)
2.生齐读。(师生点评,根据情况,反复朗读,至熟练)
3.生质疑句意,师准备:
1)乙卯:1075年。
2)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前,妻子王弗卒于京师。写这首词时,作者任密州知州。当时苏轼宦海浮沉,南奔北走,心情十分苍老,思念起自己甘苦与共的结发妻子很自然。作者十九岁就与同郡的王弗结婚,然后离开蜀地出任仕途,夫妻恩爱、相敬如宾,谁料十年后王弗亡故,葬于家乡四川的祖莹。生者与死者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有了这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无奈。
苏轼对王弗的评价很高:一是“敏而静”,就是聪敏而不张扬;二是“有识”,就是有见识有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