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三戒》教案1
- 资源简介:
- 约6100字。三戒
Yujia5194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古代寓言的一般特点,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和思想内容。
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麋、驴、鼠等的动物本性来理解文中的寓言形象所代表的三种世态人情,体会作者以物喻人、随物赋形的写作方法。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以物喻人、随物赋形的写法及犀利、简洁的语言。
学习重点
1.了解古代寓言的一般特点,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和思想内容。
2.学习本文以物喻人、随物赋形的写法及犀利、简洁的语言。
学习难点
1.掌握麋、驴、鼠三个寓言形象所代表的三种世态人情。
2.结合作者所处的环境和当时的处境,深刻理解文章的含义。
学习实践
收集1~2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在班内举行一次“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会”;或为自己所收集的寓言故事配上插图,在班内或校内组织一次“寓言故事壁报展”活动。
解题
《三戒》由《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文章组成,是柳宗元寓言的代表作之一。篇名得于《论语•季氏》中“孔子曰:‘君子有三戒。’”一句。篇中借麋、驴、鼠三物对社会上那些恃宠而骄,貌强大而内荏弱,窃时乘势而逞意肆暴,终致覆败的人们,进行了讽刺。各篇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具有现实性。
结构分析
1.《三戒》前的小序有何作用?
参考:说明了这组寓言的创作意图。
解析:作者在译文中首先直接说明文中所写的麋、驴、鼠三者是象征他所憎恶的人,题名“三戒”,意在揭露那个病态社会的三种世态人情,引起人们的警戒。
2.《三戒》由三则寓言组成,它们各自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1)《临江之麋》:
参考: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为第2自然段。
解析:第一部分写麋受主子的宠爱,家犬不敢咬它;第二部分写麋离开主人外出,被外犬吃掉。
(2)《黔之驴》:
参考: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为第2、3自然段。
解析:第一部分写黔之驴的来历及虎初见驴时的心态;第二部分写虎识驴、戏驴、吃驴的过程。
(3)《永某氏之鼠》:
参考: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为第2、3自然段。
解析:第一部分写某氏在时,鼠之肆虐、猖狂;第二部分写新主人的到来使鼠招至灭顶之灾。
重点理解
1.《三戒》既为柳宗元的寓言代表作,肯定有着深刻的寓意,这三则寓言寓意各是什么呢?
(1)《临江之麋》:
参考:写恃宠而骄的小麋,鞭挞了依势放纵的奴才。
解析:麋因有主子的势力作仗恃,在家犬面前放纵胡为,但一旦失去主子之势,便被外犬吞食。作者显然是以麋影射那些依仗主子之势而恃宠放纵的奴才,讥讽他们可怜的心态和可悲的命运。
(2)《黔之驴》:
参考:写徒有其表的蠢驴,讽刺了外强中干的小人。
解析:“黔之驴”从外形看是个庞然大物,神气活现,但它愚蠢无能的真相暴露后,便难逃死亡的命运。这个形象讽刺了那些虚有其表而外强中干的人,他们只能利用表面的强大一时吓唬别人,其结局是可悲的。
(3)《永某氏之鼠》:
参考:写猖獗一时的恶鼠,斥责了作威作福的人物。
解析:因“某氏”的庇护,老鼠作恶,肆无忌惮;新房主的到来给了它们致命一击,被彻底消灭。鼠的这一形象无疑是影射那些在当政者庇护纵容下为非作歹、危害社会的小人,他们自以为“饱食而无祸”,但只能逞恶一时,结果成为发臭的腐尸。
2.《三戒》作为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的作品,除了对麋、驴、鼠所代表的三种世态人情的揭露外,是否还有其他感情在其中?
参考:有其他感情因素的存在。
解析:《三戒》重在对“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之辈进行揭露讽刺,以期引起人们的警戒。但作为作者革新失败被贬之时的作品,矛盾复杂的心态也不无流露。作品中隐晦地表现出对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的上层人物的批判;对身居皇位却不能惩恶扬善、体察民情的皇帝的不满……正是在这种“主子”的护佑下,鼠、麋之辈才得以猖獗一时,危害一方;蠢驴之类,才得以身居高位,显赫一时。
3.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