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50字。
《人生三境》说课稿
李海燕
【说教材】
《人生三境》是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五“人生的境界”这一板块中的一篇,是王蒙先生的一篇哲理散文,选自《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
全文写了“逆境”“顺境”和“俗境”三种境遇状态下的社会各色人等的种种表现,以评判者的角度对此予以剖析,揭示人生的意义。王蒙凭着浓重的人生历练和思考,加上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哲学武器,以生存为基点,以生活为背景,从小处小事入手,展示了人生哲学的大画面。
只有走过人生广阔领土的人,只有满怀坦诚的成功者,只有亲历过人生苦难的人,只有用理性指导自己人生的人,才能讲出人生的理性。王蒙是这样的人,他的这篇散文亦是如此。
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高一一年的散文学习后,对于散文的学习要求和语言特色已经有了不少的了解,他们已经能够基本把握散文学习方法和技巧。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逐层理解文章的内涵,把握作者对不同人生处境的态度;欣赏文章的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对文章产生局部感悟;问题引导,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欣赏哲理散文的能力;借助作者的经历,理解人生的意义,感悟人生的艰涩和平凡。
【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逐层理解文章的内涵,把握作者的人生观点;欣赏文章的表达技巧。
2、教学难点:
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理解作者的人生哲学态度,从而构建自己健康的人生观。
【说教学设想】
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由于人生阅历的缺乏,让他们从仅有的生活体验中产生一种刻骨铭心的激烈斗争,从现实的现象中寻找一根思想的芦苇和救命的稻草,可能还有很大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与生命的体验,让学生进入文本揭示的历史、社会、文化等背景,进行二度创作的阅读。语文的意味在于让学生读懂作者,读醒自己,这是一种立体的阅读,是需要进行深入的思维训练。
文章的前两部分内容较浅显,学生容易把握,但第三部分“俗境”要难理解些,因此,把第三部分作为重点研读的内容。
1、课时安排:一课时
2、课型:自读
3、教学方法:自读、讨论,点拨。
4、教学手段:多媒体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王国维曾说:一切有大学问、成大事业者无不经历这样的三境: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