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60个字。
《桥梁远景图》说课稿
紫山中学雨纷
一、说教材:
《桥梁远景图》是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篇说明文,是一篇以科学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地想象、对未来的桥梁做出形象描述的科普文章。作者茅以升使用了下定义,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想像了未来桥梁建筑的发展远景,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了桥梁方面的科学知识。在学习前文《苏州园林》的基础上,学习此文旨在让学生领悟本文独特的语言和说明方法,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意识,激发学生对未来科技的热爱和向往。
二、说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初中生阅读提出这样的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制定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清文章结构脉络,通过自学体会科普作品通俗、形象、生动、准确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打比方、举例子、作诠释、作比较、引用等说明方法;培养学生以科学为基础的想象能力。2、过程与方法:以课本为基础情境导入,理清文章结构脉络,师生互动,总结拓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桥梁有关知识,激发学生对未来科技的热爱和向往。
教学重难点:学习本文说明语言的特点和说明方法,培养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想象的能力。
三、说教法:
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情从事学习和思考,会迸发出无穷的智慧火花。我的教学设计是先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始。
新课程理念也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发现、质疑,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为此,我选择了以下教学方法:
1.问答式教学法:它能充分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用此法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讨论式教学法:由于问答法可能造成师生交往范围过窄,不利于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因此结合采用讨论法。这样信息交流量更大,使信息呈立体交叉方式传递,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结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