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50个字。
《大自然的启示》课堂实录及点评
一、导入新课
师:Panasonic是什么品牌?(投影展示)
生:(齐声)松下。
师:那大家知道它的创始人是谁吗?
生:(齐声)松下幸之助。
ppt展示:(松下幸之助的简介)
生:(齐声朗读)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篇文章,或许你会有所启示。
二、检查预习
ppt展示:(注音、词语解释)略
生1:(读字词)
师:“销声匿迹”是什么意思?
生2:……
师:文中指什么?石子怎么了?
生2:石子沉入水中不见了。
师:“怨天尤人”的意思呢?
生3:抱怨天,埋怨别人。
师:我追问一句,这种态度可取吗?
生3:不可取。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
生:我们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三、整体感知
ppt展示:文中写了哪些大自然的景物?这些景物给人什么样的启示?本文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师:大自然的启示顾名思义就是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文中写了哪些大自然的景物?
生1:提到了小鸟、白花和云朵。
生2:还有池畔。
师:着重写了哪种景?
生3:作者着重写了春天的嫩芽,小巧的白花和池水、云朵。
师:从这些景物中作者分别获得了哪些启示?
生4:作者获得的启示是“当我们回顾……步调”(读文)。
师:“池水”那部分呢?
生5:作者获得的启示是“在这浑……水声”(读文),但是我觉得应该讲我们反思过去。
师:“白花”那部分呢?
生6:“每个人……乐趣”(读文)。
师:本文从景中获得启示,那么它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生7:借物喻人。
生8:借物喻理。
生9:托物言志。
生10:比喻和拟人
师:比喻和拟人是不是写作方法?
生:(齐声)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