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20字。
“中学生的消费观”主题班会教案
高一(10)班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学生零用钱的调查,让学生了解在消费心理形成过程中,社会文化、社会流行、家庭是影响他们的三大主要因素。
2、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消费,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消费心理。
活动重点:教会学生进行合理的消费预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活动形式:问卷调查、访谈、观看视屏、交流心得、教师引导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一个富翁,有无数的钱财,他可以挥金如土,可以买到一切可以用钱买到的东西。
有一天,他掉了两文钱,他的态度将会怎样呢?
生A:置之不理,两分钱能买什么?
生B:捡起来,然后放进口袋。
教师:有没有第三种答案?(无人发言)
可是,香港巨富李嘉诚却给了我们第三种答案。
他在乘坐汽车的时候,把一枚两分钱的硬币掉在了地上,硬币滚向阴沟,他便蹲下来准备去捡,旁边一位印度籍的保安员便过来帮他拾起,然后交到他的手上。
李嘉诚把硬币放进口袋,然后从口袋中取出一张100元作为酬谢交给他。
有记者曾问起这件事,李的解释是,若我不去捡那枚硬币,它就会滚到阴沟里,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而我给保安员100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费。我觉得钱可以去用,但不能浪费。
(二)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金钱,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呢?
1、对零用钱的调查(多媒体展示)
教师在课前对年段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内容分析归纳。
得出结论:高中生一般都有零用钱,但是零用钱的多少不同,来源不同,自由支配的程度不同,使用也不同。
71.4%的学生每月都能得到父母给的零用钱,还有11.1%的男生可以自己挣到钱。可见他们的零用钱的来源是稳定的,这为他们的消费提供了物质基础。
有47.6%的学生每月零用钱在50元以下,31%的学生零用钱在50~100元之间,19%的学生零用钱在100~200元之间,9.5%的学生零用钱在200元以上。如果一个家庭的平均月收入是2500元,59.5%的学生每月零用钱50~200元不等,这笔开支不算小。
如果说有零用钱是消费的稳定基础,那么有一定数量的零用钱便是消费的坚实基础。71.4%的学生能够或大多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零用钱,并且有38.1%的学生是有计划地使用的,还有38.1%的学生是没有计划但能有节制地使用零用钱。可见,现在不少父母对于子女使用零用钱给予了较大的支配空间,没有过多地干涉。这也反映出学生在消费时的灵活性、随意性。
66.7%的人把零用钱用于购买学习用品,35.7%的人用于上网或娱乐。从所占比例最大的两项消费可以看出,添置学习用品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