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40字。
海洋与生命
[ 教学目标 ]
1 、了解海洋与生命的密切关系,认识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2 、学习本文运用描写、比较和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懂得说明事物不但要说明它的特征,还要说明它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征的道理。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志趣。
[ 教学重点、难点 ]
1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来说明事理。
2 .教学难点:
说明事物不但要说明它的特征,还要说明它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征的道理。也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
(一)导语:
早在 2500 年前,古希腊海洋学者狄米斯托克利就预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那么,海洋为什么对人类有着这么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揭开这个秘密。 ( 板书:海洋与生命 )
(二)作家及背景:
本文是山东海洋学院生物系教授童裳亮同志为《科学实验》杂志写的一篇科普说明文。
(三)初步把握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1 阅读:学生自读课文,处理字词。
2理清结构:学生讨论结构提纲,教师归纳。
全文分为四部分:
第( 1 ―― 3 )自然段:用描述的方法,抒情的笔调,介绍海洋之大。
( 1 )浩瀚的海洋第( 4 )自然段:用确凿事实说明海洋之深。
第( 5 )自然段:小结,海洋又大又深。
第( 6 ―― 8 )自然段:说明原始生命在海洋里诞生和发展的过程。
( 2 )生命的摇篮第( 9 ―― 15 )自然段:从海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来说明原
始生命在海洋里得以诞生的原因。
第( 16 ―― 17 )自然段:从海洋的变迁来说明生命在海洋里的诞生,在陆地上进化。
第( 18 )自然段:承上启下的过渡段。
( 3 )天然的牧场第( 19 ―― 20 )自然段:介绍了形形色色的海洋动物,说明它们是人类副食的重要来源。
第( 21 ―― 24 )自然段:介绍了丰富的海洋植物,说明它们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 4 )广阔的前景:第( 25 ―― 28 )自然段:说明我国开发海洋事业的优势及利用海洋资源的广阔前景。
(板书:浩瀚的海洋、生命的摇篮、天然的牧场、广阔的前景)
(四)深入分析课文内容,落实重难点: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明确。
1 .作者是怎样写海洋之大、海洋之深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作者首先实地观赏“辽阔”,其次从地图上观看地球全貌“海茫茫,水汪汪”,最后把海洋与陆地作比较。用了两个对比:一个是陆地的平均高度和海洋的平均深度相比,一个是用世界最深的马利亚纳海沟与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相比,从而使人们具体了解海洋不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