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00字。
想象世界,学习虚构
安徽金诚中学 目尔
教学设想:学习虚构其实就是培养想像能力。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经常强调要写真人真事,真情实感。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许多写得好的作文常常是虚构之作,只是这些作品编得圆熟而已,说明写作往往离不开虚构,更离不开想像。因此,本节的作文训练以训练学生的想像为主。
教学目标:
1、了解虚构的类型
2、通过虚构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在写作中,常听一些同学叹息:“这些事,我经历过;这一主题,我也想过,为什么他写得这么精彩,而我不行呢。”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艺术想像力。
《荷塘月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学生讨论:本文如何想像?
师总结:这里,“羞涩”也好,“歌声”也好,都是主观想像之笔。既然是主观的,写作就会因人的感悟能力和表述能力而各不相同。通常,荷塘容易描写,而月光下的荷花荷叶则较难描绘;画家绘画,不怕画断山衔月,就怕画月色下的景物,因为月景朦胧,波光林影时刻在变化着,不容易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画画尚如此,要用语言文字表达画笔所不能表达的画物,自然更吃力。朱自清先生能把月光下寂静的荷塘写得如此富有生气,不是用宏伟的结构和华美的文字,只凭着新奇的想像,委婉细致地写出来,显得十分迷人。
写作中必须借助想像。首先,借助想像填补生活。作者的生活面总是有限的,可是写文章却要求作者的知识是无限的。这个矛盾的解决就要靠丰富的想像。即使写亲身经历的事实,也不能没有想像,因为写文章不是对生活的完全照搬,对素材的取舍,情节的组合,人物活动的细节安排等等,都要作艺术性的处理,其中就包含着合理的想像。其次,借助想像构制文章。文章的构制是个复杂的思想活动过程,即使素材很丰富,也不是简单的拼接,其中有主题的提炼、素材的加工等等问题;此外还要考虑采用什么形式去表达。这种创造性思维中就包括想像。第三,借助想像使文章增色添彩。优美的意境、精辟的议论、跌宕的情节以及连珠的妙语、奇巧的比喻等等,都要凭借想像的驰骋。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波浪线~~~~,学生想像它是什么——山脉 攒动的人头 弯曲的绳子 蛇 心电图 方便面 蜿蜒的小路 妈妈的皱纹 荷花的香味 音乐的旋律 起伏不定的成绩 起伏的命运 人生的坎坷起落 不平静的心情……
这么一个小小的看似呆板的曲线,包含了如此丰富生动的内容,这都是因为同学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可见,想象能让单一变得多样化,想象能让呆板化做生动,想象能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用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话来说:想象是一切创造之源。
想像是一切创造之源 ——爱因斯坦
想象如此重要,然而我们中学生怎样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呢?其实,作文的虚构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途径。这节课,就让我们在想象的世界里,学习作文的虚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