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50字。
《提醒幸福》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 训练学生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在朗读中感受富丽典雅的语言特色,培养学生联系语境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在教学中采用品读归纳法,讨论释疑法,情境再现法完成对哲理散文的鉴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领悟幸福的“无处不在”,引导学生思考应当怎样享受幸福。
教学重点:品味本文生动的语言,理解作者对幸福的独特体验。
教学难点:探究并领悟“幸福”的内涵。培养学生树立健康、乐观、上进的幸福观。
授课方法:诵读法、讨论释疑法、品读归纳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引——点击幸福
1 导入新课
讲课伊始,面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幸福么?”在学生思考并给出答案以后,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幸福指数测试题,如果你误闯一间黑店,老板端出五杯饮料,有鲜牛奶,乌龙茶,美式热咖啡,珍珠奶茶,纯净的白开水。告诉你只有一杯没毒,剩下的四杯是有毒的,你直觉哪一杯不会被下毒?(多媒体展示答案)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幸福的眼睛,那么,本节课就让我们睁开慧眼,在女作家毕淑敏的引领下去找寻幸福的踪迹。
2 走进作者
在当今热闹而浮躁的文坛,有这样一位女作家,她不以学问见长,也不以前卫式的实验标榜;她不是江南的小桥流水,也有别于莽原塞野的黑骏马,她的散文把日常生活中似乎极为平常的事物写得妙趣横生理趣盎然。她希望自己的散文像薰衣草一样,有着朴素的花叶和不事张扬的色泽。她就是著名女作家毕淑敏。 (在课件展示上还有对毕淑敏作品以及经历的补充介绍)。
(二) 品读寻踪——触摸幸福
品读寻踪是对本文的鉴赏品评,散文的文体特点决定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找出贯穿始终的幸福之魂。
⑴ 检查预习情况,学习文中疑难字词。
⑵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思考前面提出的三个问题:幸福为什么要提醒?什么是幸福?怎样享受幸福?
教师总结:有人说幸福是一支歌,悠远绵长;有人说幸福是一首诗,意蕴丰富;又有人说幸福是一幅画,五彩斑斓。但我要说幸福就像一支情感丰富包罗万象的交响曲,这只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是提醒幸福,第二乐章是感受幸福,第三乐章是珍惜幸福。
一. 幸福三部曲第一乐章是——提醒幸福
人们的幸福观和人生观不同,因此享受幸福的方式也不同。其实幸福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可为什么还要提醒呢?使用多媒体播放一个漫画小故事。从前一个老婆婆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开伞铺,小儿子开染坊。天晴了,老婆婆怕大儿子的伞卖不出去;天下雨了,老婆婆又担心小儿子晒不干布。后来有人对老婆婆说:“你真是幸福啊,天阴时你的大儿子赚钱,天晴时你的小儿子赚钱。”老婆婆于是开始天天快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