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各区2009届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科技文阅读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5/17 17:22:19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260字。北京市各区2009届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科技文阅读专题
  北京市西城区2009年5月高三年级抽样测试 语文试题
  四、本大题共43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洁净煤带来的错觉
  煤炭是制造污染最多的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天然气的两倍,成为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但是世界上一些最大的经济体都依赖于煤炭:美国和德国能源的50%几乎都来自煤炭,印度是70%,中国80%。全球有数百万人口依靠挖煤谋生。当世界经济形势动荡石油天然气出口商减少出口的时候,国内能源安全受到了极大的推崇。很难指望政府拒绝如此廉价、可靠的燃料。
  在燃煤和气候保护之间,的确能够找到中和的办法,这就是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或者叫碳截存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实现从发电厂和其它工厂的烟囱排放中吸出二氧化碳,并将其安全地封存在地下而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而盐池和废弃的油田又提供了大量不错的封存空间。政治家们都把希望寄托在洁净煤上面安格拉.默克尔和巴拉克.奥巴马都很热衷于这个办法。
  但是碳捕集和存贮技术说起来容易,要真正地实施却很难。至今还没有一家大型发电厂使用该技术,公共服务部门拒绝在这上面做 更大规模的投资,因为建造并 运营使用碳捕存技术的发电厂要比普通的昂贵很多,他们更倾向于投资其它低碳量的能源,比如核能、太阳能以及风能。与此同时,投资者和风险资本家正在努力创造各种形式的新能源技术,比如可以用做生物燃料的微生物、旋转的太阳能电池板以及智能电网的应用等,但是很少有人会在自己的车库里使用碳捕存技术,尽管有些科学家认为可以把二氧化碳直接从大气中而不是从烟囱里抽出去。有一些环保压力集团,甚至一些能源公司老板们都认为这个办法行不通。
  只有一些私营部门使用碳截存技术,西方政府在这项技术上挥霍不少的津贴。美国的经济刺激方案中有34亿美元用来启动碳截存技术的应用;欧盟也公布了对去年使用碳截存技术相关部门进一步的鼓励措施;英国、澳大利亚和其它一些国家也都许诺要资助相关的项目,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认为这些私营部门因碳截存发电厂的高成本而有后顾之忧,但也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碳截存技术的应用成本定会下降。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煤炭虽然是制造污染最多的化石燃料,但因为它储量最多、价廉且可靠,所以至今是世界上一些大的经济体依赖的能源。
  B.煤炭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它的使用和气候保护之间存在着对立,但人类已经找到了中和的办法,虽然其应用成本很高。
  C.几乎所有大型发电厂都愿意投资于开发用微生物作燃料、使用旋转的太阳能电池板以及智能电网等新技术,因为它们成本较低。
  D.由于碳截存技术的研究还处在初步阶段,尚缺少应用经验,所以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府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对其应用给予扶植。
  15.下列依据文意做出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废弃的盐池和油田为碳截存技术吸出的二氧化碳提供了大量不错的封存空间,这极大地增加了碳截存技术付诸实施的可行性。
  B.尽管有些科学家认为“可以把二氧化碳直接从大气中抽出去”,却很少有人会在自己的车库里抽取,费用昂贵是主要原因之一。
  C.由于公共服务部门更倾向于投资核能、太阳能等低碳或无碳的能源,因此这些能源很快会取代煤,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工业能源。
  D.政治家们把希望寄托在洁净煤上,是因为它既可以让国家继续使用安全廉价的煤炭能源,又可以解决煤炭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16.题目为什么说“洁净煤”带来的是“错觉”?(4分)
  北京市西城区2009年5月高三年级抽样测试 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14.(3分)B(A项“储量最多”错,原文中无依据。C项“愿意投资”微生物燃料等新技术的,不是“大型发电厂”。D项“碳截存技术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错;全句错加因果。)
  15.(3分)C(由“公共服务部门更倾向于投资……”的因,推出“这些能源很快会取代煤,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工业能源”的果,不合逻辑。)
  16.(4分)用碳截存技术可以清除燃烧造成的污染,(1分)但因其成本太高,(1分)政府虽大力倡导;(1分)但很难真正普遍实施。(1分)
  北京市海淀区2009年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语文)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长城富于强烈的生命节奏。它把自然中的节奏以线的运动变化形式显示出来。这是一条有生命的线,神奇的线,寓奇险于沉实,藏变化于整齐。从苍茫的西北戈壁,至浩瀚的东部海滨,长城涉大河巨川,穿崇山峻岭,跨危崖绝谷,过荒漠草原,腾挪跌宕,气象万千。宛如神奇巨笔在北国山河一笔挥就的气势磅礴的草书,而敌楼就是这草书中的顿挫,雄关就是这草书中的转折,亭障墩堠则是这草书中错落的散点。它们与长城的城墙主体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形成一幅结构完整的艺术巨作。
  长城建基于大地之上,把奇伟的自然美与建筑美融为一体,展示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境
  界,可以说是真正的“大地艺术”。
  东部的长城,多建于崇山峻岭之上,凭借高山深谷用条石和砖筑成屏障城垣,“用险制
  塞”,城体顺山势盘腾于陡峭的山峦脊背。敌楼则虎踞制高点处,两翼曲直回环。关塞坐落
  谷间峡口,扼险制要。在人们的视角中,起到了与塔相似的审美效果,并且更具有险峭峻拔
  的气势。同是在崇山峻岭之中,因山势不同,长城也显示出不同的风致来。八达岭长城雄伟
  壮丽,沉雄中见“阔大”。慕田峪长城建于悬崖峭壁之上,这里山峰嶙峋陡峭,长城沿山脊
  忽而直上云天,忽而飞越深谷,真是奇险至极,令人不寒而栗。这段长城可谓雄伟中见“奇
  险”。它摄魂动魄,使登临者身入险境,惊奇赞叹。而金山岭长城,以司马台水库为界,沿
  雾灵山伸展,山峦雄壮,而山势平缓。敌楼密集,设计巧妙,各不相同。由司马台水库西望
  金山岭,长城恰似一件精工细笔的工艺品。它于雄伟之中见出“灵秀”。
  与东部的崇山峻岭不一样,西部的长城大多坐落于戈壁大漠之中。由于缺少砖石材料,
  这里的长城基本上都用黄土夹以芦苇和柳条夯筑而成。这种土夯的城墙却与沙漠和戈壁的色
  调融为一体。西出敦煌80公里的戈壁之中,留有玉门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