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30字。
第四讲 一代诗仙
教学目标:1、了解李白的生平以及思想
2、了解李白作品的特点
教学重点:李白的生平及思想
教学难点:从李白作品中体会他的思想
一、 导入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先生说的是谁呢?——李白!
诗仙李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我们一起交流一下他的生平信息。
二、知人论世
1、历史背景
公元六百一十八年初,隋政权内部发生政变,昏庸的隋炀帝杨广为大臣宇文化及杀死;驻扎在太原的军阀李渊起兵攻入长安,称帝,国号唐,定都长安。唐朝建立。公元六百二十八年,唐政权统一全国。社会发展到空前繁荣,在经济和军事上达到了顶峰,安史之乱事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2、李白一生可分为几个阶段?
(1)蜀中时期:(701——724)“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陇西成纪(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祖于隋末战乱逃至碎叶(今吉尔吉斯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李白少年时代就观奇书,游神山,好剑术,“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淩相如"。有多方面的才能和兴趣,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举家迁居四川绵州昌隆青莲乡。受道教影响,同道士交往。遇赵蕤,有“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的政治抱负。
(2)以安陆为中心的漫游时期 (724-742“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
二十五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 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
开元十四年,李白仗剑去国,足迹遍及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河南等地。与许圉师孙女结婚;求仙访道,获吴筠举荐,被召入京。
(3)供奉翰林(742-744)“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天宝初年,由道士吴筠推荐,唐玄宗朝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作文学侍从之臣,李白的大志无法实现。李白性格傲岸不羁,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生活。三年后李白因遭谗毁,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 744或745年),被“赐金放还”,其实是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