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90字。
第六讲 山水诗派
教学目标:1、了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
1、 了解山水田园诗的思想特征
教学重点:王维、孟浩然的思想特征
教学难点:山水田园诗的特征
一、 导入
唐代重要的诗派除了我们已经学过的边塞诗派,还有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诗派——山水诗派,代表诗人是王维和孟浩然。
二、唐代诗坛有什么特点,究竟产生了多少诗派?
1、 盛唐诗歌充分表现了盛唐精神
对进步政治理想和个性解放的强烈追求;乘时而起建功立业的急切欲望和坚实信念;大胆的批判精神和昂扬的进取精神。
2、盛唐诗歌建构起新的诗歌审美范式
雄健刚劲的风;高远浑成的意境美;清水芙蓉的自然美
3、盛唐诗歌流派众多,风格多样
前期诗坛:以王翰、王湾为代表的北方诗人对雄豪阔大诗境的融造
以吴中四士为代表的吴越文人对清新俊秀诗美的追求
张九龄以朴重雅淡的诗风开启新径
后期诗坛: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
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派
以杜甫为代表的写实主义诗派
三、为什么山水田园诗能够兴盛?
1、历史渊源
先秦时代,《诗经》、《楚辞》出现大量描写山水景物的诗句,但没有把山水风光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加以描写,而是作为劳动生活的背景或比兴的媒介。
建安时期,出现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曹操的《观沧海》,描绘了山、海、秋色壮美景象。但这时期山水田园并没有成为诗歌专门描写的题材之一,而是局限于个别的片段与篇章。
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兴起和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时,“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不少文人啸咏山林,隐逸之风遂兴,东晋陶渊明归隐田园,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歌咏田园风光与农家生活,在诗歌中开辟了一块艺术新天地,宣告了田园诗的诞生。
“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随着魏晋玄学的兴起,文人们受老庄思想的影响,由崇尚清谈走向爱好山水,希企通过观赏自然来领略玄理,从而使描写自然为主的山水诗逐渐代替了玄言诗。谢灵运由于政治上的失意,优游于山水之间,成为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从此确立了山水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此后,经过南朝诗人谢 等人的努力,山水诗得到进一步发展,以其清新、秀丽的风格与边塞、宫怨等其他题材的诗歌相区别。
初唐王绩在雕琢浮艳的六朝余风之外独树一帜,朴素、清新的田园诗成为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先驱。
至盛唐,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继承陶渊明田园诗、谢灵运山水诗的传统并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