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说课稿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1/22 13:48:2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4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410字。
  《赤壁赋》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定位
  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赤壁赋》分别被收录在语文必修②第三单元
  (二)教材分析:
  1、教材总体要求: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本单元教学要求:
  《赤壁赋》是高中语文必修②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上承《兰亭集序》后接《游褒禅山记》。这三篇都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它们与第一单元的现代抒情散文遥相呼应,互为补充,共同为“表达交流”部分的“写景要抓住特征”“学习描写”“学习抒情”提供基础和范例。这三篇虽都是山水游记类散文但作者却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的情感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赤壁赋》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学习本文,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要学习的一个重点。因此,在《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在以上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现状,确定教学目标。
  (一)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经过必修①文言文的学习,对于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经验的积累,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现阶段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有如下三方面的需要:
  1、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逐渐将重点转移到“鉴赏”的层面。
  3、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习。
  (二)目标确定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确立如下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赋的相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反复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能力;知人论世;与作者在同时期创作的其它作品比较阅读,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三)教学重点:
  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积累;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了解本文景、情、理统一的特点;在充分地把握与鉴赏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四)教学难点:
  深入分析文章中蕴含的哲理,并作出评价,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解决办法:
  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并把两赋一词揉合起来理解,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总体思路: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