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话助读法——《我的老师》教学案例
- 资源简介:
约2130个字。
三句话助读法
——《我的老师》教学案例
第一部分:教案
一、 教学创意
简化教学线条,优化教学内容,美化教学手法。
二、 教学目标
1、 理清文章思路及记叙的典型事件。
2、 感知文中教师形象,理解教师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的追求。
3、 用书面语言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总结阅读方法。
三、 教学活动
1、朗读活动2、分析活动3、感悟活动
四、课时与课型
一课时;自读指导课
五、 自读内容与过程
(一) 导入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音乐导入,这首歌歌唱的是什么呢?对于老师,你们还知道其他的称谓吗?
先生——最历史悠久的尊称园丁——最质朴无华的褒称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富有哲理的称谓
慈母——最真情感人的爱称春蚕——最纯挚的称谓
孺子牛——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喻称
春雨——最生动形象的默称人梯——最高评价的专称
老师对我们人生的影响是重大的,今天我们将学习大作家苏叔阳写的《我的老师》,看看他的老师可以被称作什么?他的老师又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哪些影响?
对于今天的这篇课文,我们学习一种自读的方法——三句话助读法:第一句话,朗读课文,扩写一个句子;第二句话,析读课文,续写一个句子;第三句话,品读课文,创造一个句子。
(二) 教学板块之一:朗读活动。活动目的——理解课文大意。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概括说明“这篇文章写了……”根据课文内容把这句话写长,拓展开来。
例如:这篇文章写了刘老师的外貌、刘老师的教学和刘老师放风筝,以及刘老师对作者产生的巨大影响。
这篇文章写了一位残疾老师刘老师乐观开朗,爱学生、爱工作,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和执着的追求。
(刚才咱们扩写这个句子的目的就是“整体的感受”,理解课文大意。这个环节大家进行得很好,接下来进行第二个环节的学习。下面环节是析读课文,寻找文中描写刘老师语言、动作、神态的片段,续写一句话。)
(三) 教学板块之二:分析活动。活动目的——分析人物形象。
(并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做依据)
在课堂上谈论自己残疾的时候,刘老师是一个的老师。
在课堂上板书的时候,刘老师是一个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