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记》学案
- 资源简介:
约17070字。
《洛阳牡丹记》学案
本课由四份学案构成:1、课文疏通;2、积累整合;3、梳理鉴赏;4、课堂检测
1、课文疏通:提前2天下发。逐字逐句,在落实字词的基础上,强调句子翻译。11段,小组抽签交流展示。2课时。
2、积累整合:提前布置整理7项文言现象,小组抽签交流展示。0.5课时。
3、梳理鉴赏:逐段阅读,概括归纳,梳理文脉,并初步鉴赏。1课时。
4、课堂检测:分积累整合、应用拓展两部分。0.5课时。
每份学案均有配套答案及课堂PPT
《洛阳牡丹记》自学案★1课文疏通
第一段
1、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
出:出产(于)。东、南:是名词作状语,译为“往东、南,在东边、南边”。
牡丹产于丹州、延州,往东则有青州,南面的越州也产牡丹。而洛阳的牡丹,现在是天下第一。
2、洛阳所谓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者,皆彼土之尤杰者。
尤:尤其、特别。
洛阳所说的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等等,都是那些地方培植的最好的品种。
3、然来洛阳,才得备众花之一种,列第不出三已下,不能独立与洛花敌。
然:然而。【备】充当。【列第】位次。【已】通“以”。 独立:独自。敌:匹敌。
可是到了洛阳,这些花才不过充得上众多牡丹中的一种,排列次序,不会超出三等以下的范围,哪一种也不能与洛阳牡丹分庭抗礼。
4、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花争高下。
【见】被。【齿】提及,重视。以1:因为。以2:介词,拿,用。一说,目的连词,来。自誉:自夸。誉,称赞,赞美。
被动句: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
而越州牡丹因产地远,很少见,当然更不为人所重视,而即便是越州人也不敢自夸,拿来和洛阳牡丹一争高下。
5、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
是:这。指示代词。果:果然,果真。
判断句: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
这样洛阳牡丹就稳稳地享有了天下第一的美誉。
◆用原文概括第一段内容: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
第二段
1、洛阳亦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皆不减它出者。
之:指示代词,这。【减】不及,逊色。
洛阳的花也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都不比其他地方出产的差。
2、而洛阳人不甚惜,谓之果子花,曰某花某花;
甚:十分,特别。副词。
但洛阳人并不特别看重,称为果子花,或叫什么花什么花;
3、至牡丹则不名,直曰花。其意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 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
名1:称名。名2:名声。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假:借。而:承接连词。
而到牡丹则不称名称,就直接叫“花”。这意思就是说天下真正的花就洛阳牡丹一种,它的名声显著,不借称说“牡丹”就知道(说的是它)。
4、其爱重之 如此。
其:代指洛阳人。之:代指洛阳牡丹。如此:像这样。
洛阳人对洛阳牡丹的爱就重到了这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