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青春举杯》专题备课记录
- 资源简介:
约4970字。
《向青春举杯》专题备课记录
一、整体分析:
《向青春举杯》为活动体验课,本专题分为三个板块与一个写作活动。
“吟诵青春”萃集了一组不同时代歌唱青春的诗作,指导学生在诗歌吟诵活动中礼赞青春生命,体验青春的激情,明确青春的使命。(2课时)
“体悟人生”选择高中学生感兴趣的人生话题作为学习材料,引导学生面对现实情景,结合自己的经历与体验感悟青春话题。(1课时)
“设计未来”从未来层面设计了一组活动,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人生道路的思考,尝试在多梦的季节规划人生。青春成长中,需要有陪伴自己的心灵挚友和精神家园,(2课时)
“积累与运用”与“写作”安排“寻觅青春经典”的课外阅读活动,希望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尽早拥有一本或一组“青春经典”,从而为自己的青春生命增添“智慧软件”。(2课时)
二、各板块篇目连接点:
查考教参。
三、课时安排与参考教案
向青春举杯:吟诵青春(板块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能让学生说出自己对青春的理解,意识到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的重要。
2. 能够让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理解并说出这组诗的主要意象和思想感情。
3. 选择这组诗中对自己最有启发的诗句,能够对内容或表达技巧加以点评。
4. 尝试总结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能用流畅的普通话和恰当的语气、语调,表达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理解、感受。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写一首诗抒发自己的青春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1. 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阐发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感受。2. 让学生用恰当的声音形式来呈现对诗歌的理解,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并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三、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沁园春•长沙》
第2课时:《相信未来》,《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六月,我们看海去》(读本)
四、教学方式:活动体验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大家都听过韩红的歌吧,声音纯正,但大家有没有印象她唱的一首《小花》?这首歌是翻唱四、五十年代战争为题材,八十年代拍的电影《小花》,小花一直在寻找她当兵的哥哥,表现了一种军民之情。韩红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孩子不懂得革命先辈开创中国建设事业的艰辛,历史我们不能忘记!“《悟空传》(网络文学):思想的贫乏,没有激情,机器式的生活《摩登时代》(卓别林)→我们应回顾历史,与历史对话。清代大文学家王国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吟诵青春”板块四首文本分别是20、30s,50、60s,60、70s,80s。吟诵时注意与时代挂钩,今天我们先来看第一首。
(二)1.找一名学生朗诵《沁园春•长沙》,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