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写作专题指导:深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 资源简介:
约10340字。
高考语文写作专题指导:深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QQ邮箱:283256253@qq.com 山东宁阳四中 郑吉刚
【主题精讲】
《文心•触发》中有这样一句话:“作文贵在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工夫。”这里讲的“触发”就是指文章的启发作用。那么,“启发”又是什么意思呢?所谓启发,就是指阐述事例,引起读者联想,因联想而有所思考,有所感慨,有所领悟。文章的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是文章立意深刻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文章的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呢?
一、紧跟时代,关注焦点,引发读者的关注和共鸣
一篇文章,如果内容陈旧,缺乏强烈的时代气息,就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而如果有较强的时代感,而且对社会上的焦点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那么,这篇文章无疑将对读者产生较大的吸引力。有了这种兴趣,就会促使读者认真地思考我们在文章所谈到的问题或者所记叙的事件。有了这种前提和基础,我们的文章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读者的思想和我们的观点产生强烈的碰撞,就会引发读者进一步深入思考,从而使读者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二、关注生命,关注人性,引导读者反思生活本质
我们在实际的写作训练中发现,很多同学作文失败的原因就是缺乏对生命的思考。其实,写作源于生活,离不开对“人”的关注。我们不管是写人、记事,还是议论、抒情,都写出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写出自己对人性的反思,体现生活的本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打动读者,引导他们去深刻地思考生活,体悟生命的真谛。
三、避免空泛,切中要害,引领读者实现认识飞跃
对一些比较宽泛的话题的写作,很多同学都觉得比较容易入手。其实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这类话题虽然容易入手,但是也往往容易流于空泛,写不出含金量较高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对话题进行细致地思考,确定我们写作的突破口和重点。然后抓住这个重点问题,或者说围绕这个中心,步步为营,环环紧扣,鞭辟入里,入木三分,直至从中挖掘出深藏的宝藏。由平常入手,得出不平常;由浅显入手,得出不浅显。就这样化腐朽为神奇,引领读者实现认识的飞跃。
我们要想更好地做到这一点,除了上面所说的三个方面,还有几个要注意的问题:一是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认知能力;二是要在平时博览群书,增长见闻,特别是对一些哲理性较强的经典言论多作积累;三是要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要学着用辩证、联系、发展、矛盾等诸观点去分析事物,找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背临导航】
星期一
佳作引路
江南蓑衣
胡明刚
在故都的某个雪天里,突然想到老家江南的蓑衣来了。
满目彤云里,翻读一本江南的画册,心情一派宁静和畅。那连绵的苍翠山峦,那层层叠叠的梯田,那高低错落犹如穿着蓑衣的房舍,总给人以平和而安详。满谷烟云,缭绕着江南的烟花三月。三月的江南,春光迷漫,而乡村道上穿着蓑衣的赶着牛群的牧童,总把一管缠绵的委婉的笛声传入我的耳鼓。而穿着蓑衣在微雨中插秧的山地汉子,则把一篇耕作文章呈现在我的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