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研究课“创设一种辞格”教学实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教案 / 初中其它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0/25 14:41:1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60个字。

  语文研究课“创设一种辞格”教学实录
  徐: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打开知识宫殿哪一扇门窗呢?我们要研讨一种修辞现象。修辞——修饰言辞。昨晚我理了发,刮了胡子——修饰了一番,就年轻多了;(众笑)言语一经修饰也就美妙了。朱自清的《绿》中就有修辞妙句:“——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初中学的林嗣环的《口技》中也有类似的奇句:“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板书上述加点字)请问这用了什么修辞格?
  钱意:我觉得前一个是比喻句,将潭水比做“带”比做“眼”。
  徐:设喻的基础是本体、喻体有相似点,因相似而比之,这里“潭水"与“带"与“眼"有相似点吗? 孙维娟:我认为没有相似点,这是比拟。
  徐:比拟是据实而拟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据眼前怒放的、含苞的荷花自然美的实事,拟写其具有人的形象“袅娜”与人的心态“羞涩”,以增添其人情美,这是拟人。而世界上存在能“挹为眼”的东西吗?
  李靖远:不存在,我认为这两个例子都用了夸张。
  徐:夸张?可是鲁迅先生不同意?(众笑)鲁迅先生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可见夸张的特点是“有而过之”。梅雨潭的绿能“裁为带"“挹为眼"吗?人会有“百手”“百指"“百口”“百舌”吗?(板书:比喻——似而比之,比拟——实而拟之,夸张——有而过之)我们要研讨的这两个修辞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侯新强:从句式上看都是假设关系的复句,从内容上看这些假设很奇特,是不切实际的,根本无法真正做到的。
  周觅:虚而设之。(众笑)
  徐:说在点子上了!这种修辞现象先用一个假设,而这样的假设都是悖常理的,然而一旦这样的假设能够成立的话,其后的结果能不能成立呢?
  周觅:能成立,因为梅雨潭的绿太美妙,太明澈了。所以它如果能裁成带,舞女一定会“临风飘举",它如果能挹成眼,盲妹一定能“明眸善睐"。
  徐:对了。假设的结果是顺事理的,我们循其理,就能明其旨。这个“旨”就是作者要表的“情",要达的“意”。那就是“梅雨潭的绿太美妙了,太明澈了。真是“无理而妙”啊!
  (板书:特征:假设悖常理结果顺事理循“理”明旨无理而妙)谁能给这种修辞现象取个恰当的格名呢?
  施丽丽:虚设。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