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发展性阅读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3650字。
鄂教版七年级(下)《沁园春·雪》发展性阅读导学案
备课时间 ____周星期_____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时间 ___周星期___需 课时 课 题 《沁园春·雪》
阅读评价
组别 组长 组 员 班级评价 教师评价
1 2 3 4 5 6 7 8
展示次数 终结评价
展示质量
一、阅读目标
1.识记理解课文的重要字词。
2.识记了解课文的作者及相关作品。
3.理解总领句的作用,理解诗词中“景”和“情”的关系。
二、目标链接
总领句是最重要的关键句之一(其他关键句首括句、过渡句、总结句、反复句、照应句等),它“一片言居首要”,对其下的段落起着统摄、总领全段或全文的作用,它往往在文章的开头就概括地写出了全段或全文的主要内容,或者提示了文章的中心,与后面的段落形成“总写与分写”的关系。总领句其下的段落也许不止一段,也许每段还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意义,也许每段都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但他们都被统摄在总领句的意义范围之内。认识和了解总领句的意义在于更快、更准确的把握全段或全文主要内容和中心。
诗词中“景”和“情”的关系是“实”与“虚”的关系,是“凭借”与“发挥”的关系。“景”和“情”一般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三种方式,其目的都是要通过景物把情感表达出来。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阅读过程
作家及作品常识梳理(导入语):
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省潭县韶山冲人,字润之,笔名子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又是造诣很深的诗人、书法家。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的1976年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列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他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毛泽东流传诗词共63首,他的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诗词代表作品有《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