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概括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夸父逐日》教学实录
- 资源简介:
约5020个字。
以概括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夸父逐日》教学实录
长沙铁路第一中学覃永恒
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顽固的堡垒。但只要我们善于发挥感知、想象并具有深厚的进入情境诵读的功底,只要我们具有了概括思维这个武器,只要我们下定决心摸索规律,堡垒一定会被我们攻破!
笔者的《夸父逐日》教学就是向堡垒发起的一次强有力的进攻。
一、导入:
今天这么多老师来我们班听课,同学们知道这节课学习哪篇课文吗?(不知道。)猜过吗?猜的是哪一篇?大部分同学都猜对了!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神话《夸父逐日》!请同学们打开书。哪个同学来翻译一下题目?(生译)
夸父追赶太阳!夸—父—逐—日?同学们有疑问没有?请同学们就这篇神话的题目提问,每个同学至少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各提一个问题。(生提问。)还能不能跨越时空提问?(生:夸父逐日对今天和未来有怎样的影响?夸父逐日这个中国的神话对世界文明产生怎样的影响?)同学们提了很多很好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经常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提问,能够跨越时空来提问,那么我们的思维品质一定会有大的飞跃。
这篇神话选自哪一部书?请看课文注解。《山海经》是一部怎样的书?根据书名,能猜猜这本书的内容吗?
生1:可能是地理方面的书。因为,书名中出现了“山”“海”这两个字。
生2:我觉得不止地理方面,还有这些地方生活的人,如何生活的。
生3:我猜想应该不是简单的地理知识,除了介绍山、海,还有这些地方的物种,还应该有人文方面的。
师:同学们猜得很对!《山海经》就是我国古代一部关于地理方面的书籍,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不仅如此,这部书对我国研究古代历史、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都有参考价值。这是一本具有浪漫色彩的地理书,里面收有很多神话。同学们的地理书里面有没有一个个神话?为什么没有?
生:现在的地理书是科学研究得来的科学知识,而《山海经》中很多是想象的。
师:那你希望现在的地理书中还有神话吗?现在我们有了科学研究,还需不需要神话?还需不需要想象?科学一定比神话先进吗?科学和神话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看看通过课文学习,这些问题能不能迎刃而解。
二、自学,翻译课文:
(一)自学,翻译课文。要求:字字落实,字从句顺,补充省略的成份,并找出倒装句。
(二)释疑讨论:
1、省略句:(1)未至(大泽)(2)北饮(于)大泽(3)(其杖)化为邓林
2、倒装句:(1)饮于河、渭(2)北饮大泽
3、重点字解释:
“弃”怎么翻译?(生:丢弃、舍弃)
讨论:“弃”能不能翻译成“丢弃、舍弃”?为什么?(不能,因为“丢弃、舍弃”是主动的,而这时夸父的生命已耗尽,不仅没有主动“丢弃、舍弃”的力量,而且从心里不想“丢弃、舍弃”,不想倒下去,因为夸父心中的强烈的逐日梦想还没有实现。因此,“弃”是不得已,是因夸父生命竭尽而遗弃,应翻译成“遗弃”。)
三、诵读,把握神话情节:
1、这则神话故事只有37个字,却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曲折有致。全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句是开端和发展,第二句是高潮,第三句是结局。请同学们根据标点,读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