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新闻两篇》导学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2/30 21:09: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400字。

  10 短新闻两篇
  考纲要求: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自主学习
  1.字音识记
  祷(  )告     漂泊(  )       婆娑(  )起          舞撰(  )写 
  丰腴(  )     噩(  )梦       步履(  )           瞩(  )目
  2.近义辨析
  (1)震动•振动 
  ①印尼海啸铺天盖地冲向沿岸建筑、道路,连大地也似乎________起来。
  ②音乐大厅里座无虚席,美妙的旋律时而清柔时而欢快地________着听众的耳膜。
  (2)目前•日前 
  针对________日本首相小泉不顾现实地又一次参拜靖国神社,我外交部发言人向准备访华的日本外交部发出了“________不方便接待”的通知。
  震动  振动  日前  目前
  3.查阅两则新闻的背景资料,并做简单地介绍。
  ①香港问题的由来
  ②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
  4.什么是新闻?由那些要素构成?其内容由几部分组成?
  1)什么是新闻(消息)?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3)新闻内容由几部分组成?
  难点突破
  1、《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文章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场景?请根据提示,填表格。
  时间 事件
  4点30分
  在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的告别仪式
  7点45分
  子夜时分
  升五星红旗,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7月1日0点40分
  2、 《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在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插入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背景材料的语句,并探讨这些背景材料有何作用。
  3.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为新闻,我们分明能看到记者的感情也蕴涵其中,如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美好的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个噩梦”,为什么?
  4.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人们看见了什么东西?其中的细节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5.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延伸拓展
  一.阅读拓展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将在北京召开
  本报北京4月8日电 国家工商总局今天宣布,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将于今年9月7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届时,来自五大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广告界代表将云集北京。
  大会邀请全球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和学者,围绕大会主题“突破——从现在到未来”进行三天的论坛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