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自传》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2160个字。
《鲁迅自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1、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和主要创作成果。
2、感受、解读鲁迅先生严肃的人生态度和爱国思想。
知识能力目标:
1、了解传记的特点,掌握人物自传的一般写法;
2、分析鲁迅和老舍两篇自传的异同,欣赏两种不同的写作特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和主要创作成果。
2、感受、解读鲁迅先生严肃的人生态度和爱国思想。
3、了解传记的特点,掌握人物自传的一般写法;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肯定知道我国现代史上最杰出的文坛巨匠是谁吧?对,是鲁迅先生。看来,同学们都和我一样喜爱鲁迅,崇拜鲁迅!上学期我们学习了鲁迅的《风筝》,对他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大家想不想更好地了解鲁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拜读《鲁迅自传》这篇文章,去追寻鲁迅先生闪光的人生足迹。
(提问学生鲁迅简介)
(二)解题
要说自传,该从传记说起。传记——用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一类是自述平生的,叫“自传”;一类是由别人撰写的,称“传”或“评传”。
今天我们要学习其中一种——自传。
(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听课文录音
清除字词障碍,大概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自读课文
思考:文章按什么顺序来写,写了哪些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时间:1881年——1930年
家庭状况(1)
内容生平经历(1—3)求学过程(2)
工作简历(3)
创作成果(4)
3、列表梳理鲁迅1881年—1930年间的活动。
(学生完成表格,教师明确)
年份 主要活动
1881年 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一家姓周的家里。
1893年 家遭大变故,寄住在亲戚家。
1896年 父亲去世。离开绍兴,前往南京求学。
1898年 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半年后改入矿路学堂。
1902年 到日本留学,两年后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1906年 中止学医,决心从事文艺事业。
1909年 回国,在浙江杭州两级师范学堂做教员。
1910年 在绍兴中学堂做教务长。
1911年 任浙江师范学校校长。
1912年 为躲避段祺瑞执政府迫害,南下到厦门大学做教授。
1926年 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移入北京,兼做北大、
师大及女子师大的国文系讲师。
1927年 在广东中山大学做教授,4月辞职,9月出广东,
后一直住在上海。
4、鲁迅在文学创作方面有哪些重大成果?
明确:1918年,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在他从文的30年间,共有“述著29种,250余万言”,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