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00字。
《我口诵我心——诗歌朗诵指导》课堂实录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中学 胡鸿
教学设计:抓住“有感情的朗诵”这一点进行教学,设置情境,如通过教师的介绍,影片片段的情感感染等,教会学生如何走进文本,体会作者情感,把握作者情感,进而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教会学生用写诵读脚本的方法来帮助朗诵。
教学目的:通过诵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重点:走进文本,把握作者的情感,进而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在换位中获得情感体验,“心悟”而后“口诵”
教学步骤:
(展示幻灯片,舒缓的背景音乐)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诗歌朗诵的问题。各位同学在音乐、唱歌上都有自己的特长。我想,艺术是相通的,大家能不能谈谈,要想朗诵好一首诗歌,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生(自由回答):节奏、重音、停顿、感情、音质、表情、动作……
师随生答,板书以上内容。
师:你们认为,在这些因素当中,你认为哪一个最重要?
生:感情
师: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呀!跟我想的一样。
生笑。
师:大家觉得如何才能做到有感情的朗诵呢?
生开始若有所思,窃窃私语。
师:老师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要做到:“走进文本,与诗人同感;有所感悟,我口诵我心。”(展示幻灯片:走进文本,与诗人同感;有所感悟,我口诵我心)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朗诵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这是一个民族一百年来历尽沧桑、跌踬奋起、千回百折、追寻梦想的世纪之歌。在此之前,你们有没有读过这首诗?
生:没有,但是很熟悉。在澳门回归时唱过。
(音乐:《七子之歌》片段)
师:好!我们请来自澳门的罗颖慈同学告诉大家,这首歌是什么时候唱的。
罗:是1999年12月20 日澳门回归时唱的。
师:澳门本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为何还有1999年的回归?
罗:因为澳门一直被葡萄牙占领。
师:看来,罗颖慈同学还是比较了解澳门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