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题型组合滚动练习题(30份打包)
- 资源简介:
共30份。
题型组合滚动练1
(建议用时:2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导学号:20332061】
江南是一个________之地,一提到它,我们脑子里________的便是小桥、流水、人家,这里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江南所流露出来的清新婉约给文人墨客们无限遐思。大到街,小到巷,都拥有自然的灵气和天人的和谐,饱含着人性的关怀,________着深深的温情。
A.钟灵毓秀 闪现 浸润
B.钟灵毓秀 浮现 浸染
C.人杰地灵 闪现 浸染
D.人杰地灵 浮现 浸润
D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钟灵毓秀”指聚集天地灵气的美好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它主要是从培养人的角度来说的。“人杰地灵”指人物杰出,山川有灵气。它是从人物和环境两方面来说的。根据后面的“自然的灵气和天人的和谐”可知,第一个空缺处选“人杰地灵”最恰当。“浮现”指(过去经历的事情)在脑子里显现;呈现,显露。“闪现”指一瞬间出现;呈现。“浸润”指渐渐渗入;滋润。“浸染”指逐渐沾染或感染。根据语境,第二、三个空缺处应分别选“浮现”“浸润”。据此可得出答案。]
2.下列各句中,夸张手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B.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C.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D.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四个选项中的诗句所用夸张手法的方向不一致。C项是缩小夸张,A、B、D三项是夸大夸张。]
3.下列各句中,所引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
A.阔别家乡多年,如今踏上故土,那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百感交集之情难以言表。
B.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竞争进一步加剧,不确定性增多,潜在风险积聚,许多国内企业管理者感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题型组合滚动练3
(建议用时:2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画家在花卉的品性中,既________了其外在的美,更体悟了其内涵的善,在创作中用心至深,用情至纯,故而能栽培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百花园。他们的花卉作品,风韵________,灵性四溢,色彩缤纷,将木刻水印技法表现得________,展现了花卉蕴含的精神境界。
A.提取 犹存 淋漓尽致
B.摄取 犹存 痛快淋漓
C.摄取 独特 淋漓尽致
D.提取 独特 痛快淋漓
C [提取:①从负责保管的机构或一定数量的财物中取出(存放的或应得的财物);②提炼而取得;经分辨而取得。摄取:吸收(营养等);拍摄(照片或影视镜头)。根据后面的“其外在的美”可知,用“提取”不合适,故第一个空选“摄取”。犹存:还在。独特:独有的,特别的。前文并未谈及“风韵”,所以谈不上“犹存”。这里主要在说花卉作品的风格不同一般,应用“独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说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痛快淋漓:形容语言快捷干脆,令人畅快之极。这里指画家将木刻水印技法发挥充分,应用“淋漓尽致”。]
2.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黄山松盘根于危岩峭壁之中,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远远望去,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
B.夕阳下的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畅直的线条流泻着,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尘滓,像用巨大的筛子筛过。
C.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首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
D.一笔而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这近乎癫狂的画作包孕了天地间的灵气。
B [B项,虽然有“像”字,但无比喻手法。]
……
题型组合滚动练5
(建议用时:2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这么一位________的启蒙者、改革者、推行者、论战者,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台湾的学府与文坛,确是应运而生的主流人物。后来他更奋自淬砺,写出一种______的杂文风格,令人期待他层楼更上,领域更开。谁料就在高潮的浪脊上,这主角竟然突地失踪,有不得见者达二十多年。这反高潮的一招,究竟是元叔戏弄我们的幽默,还是幕后另有我们未明的隐情,该由文学史家来______了。
A.虎虎生威 刚健明快 揭示
B.虎虎生威 矫健明快 揭发
C.虎虎生风 刚健明快 揭示
D.虎虎生风 矫健明快 揭发
C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虎虎生风:比喻英雄人物顺应时代而奋起。虎虎生威:像老虎一样有一种让人敬畏的气势。刚健:(性格、风格、姿态等)坚强有力。矫健:强壮有力。明快:(语言、文字等)明白通畅;不晦涩不呆板。“刚健明快”适合语境。揭示: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的事物。揭发:揭露(坏人坏事)。]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导学号:20332067】
美国新批评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后结构主义的挑战下,走向消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有正本清源的必要。
①并非出于对学院派的骸骨迷恋
②甚至如今还有人在呼唤“新批评补课”
③比新批评更狭隘,更不成气候
④而是因为他们留下的教训没有被我们充分汲取
⑤对已经消亡的流派重新批判
⑥盛行的以反讽、暗喻等修辞手法为务的所谓文本赏析
A.⑤④①⑥③② B.⑥①④⑤③②
C.⑤①④②⑥③ D.⑥③④⑤②①
C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整个语段的含意一是交代了美国新批评的消亡背景,二是提出了“正本清源”的结论,因此可以推测,横线部分应该是围绕着“美国新批评”进行的,重在阐述原因。据此,可以发现⑤中“已经消亡的”与横线前的文字关系紧密,应排在首句,排除B、D两项;由①中的“并非
……
题型组合滚动练30
(建议用时:2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梅里雪山是西藏同胞________的四大神山之一,雨崩就坐落在澜沧江对面的大山之后、梅里雪山神女峰下。那里,是一方________秘境,美丽得让你一见钟情,神奇得如梦似幻,行走其间,让人________,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魅力。
A.跪拜 亘古 流连忘返
B.祭拜 旷古 流连忘返
C.祭拜 亘古 恋恋不舍
D.跪拜 旷古 恋恋不舍
B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跪拜:旧时一种礼节,跪在地上磕头。祭拜:祭祀礼拜。亘古:整个古代。旷古:自古以来(都没有)。流连忘返:留恋美丽的景色或美好的事物,舍不得离去。恋恋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多指人与人之间的依恋。]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9月3日举行的胜利日阅兵,首次组织共产党抗战老兵和国民党抗战老兵一起接受检阅,以体现全民族奋勇抗战的伟大精神。
B.萨尔维尔的《不要哭泣》以西班牙战争为背景,通过老母亲向女儿讲述家世的方式,描绘了老母亲在经历血与火的洗礼后变得坚强。
C.8月29日晚,由刚过26岁生日的苏炳添、莫有雪、谢震业、张培萌组成的中国队勇摘男子4×100米接力赛银牌,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D.面对精神懈怠、消极腐败等危险,能不能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是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决定着我们事业的兴旺发达。
A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B项,“描绘”后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坚强”后加“的生命历程”。C项,“刚过26岁生日的苏炳添、莫有雪、谢震业、张培萌”有歧义,可改为“莫有雪、谢震业、张培萌和刚过26岁生日的苏炳添”。D项,两面对一面,可删除“能不能”和“是否”,或将“兴旺发达”改为“兴衰成败”。]
3.下列情境中的语言表达,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某同学向老师说明迟到原因:“不期将书忘在家中,回去取书,便迟到了。”
B.某青年求医生为母亲治病:“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医生,请给我母亲看病!”
C.刘先生在火锅店吃饭,看到自己的锅里没汤了,便招呼服务员:“麻烦你为我们加点汤,谢谢。”
D.妈妈问儿子看到放在窗台上的鞋子没有,儿子回答:“你放的东西我怎么知道呢?”
C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能力。A项,“不期”“取”“便”为书面语词汇,口语中不宜使用。B项,求人做事而先引名言,颇有逼人就范之嫌。D项,用反问句语气强烈,有失谦和。]
4.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