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古诗文学案(6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教案 / 高中其它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8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3/26 21:25:3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高一文言诗文
  (2016版)高一语文通用版 第1章1.1《烛之武退秦师》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版)高一语文通用版 第1章1.2《鸿门宴》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版)高一语文通用版 第1章1.3《孔雀东南飞》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版)高一语文通用版 第1章1.4《赤壁赋》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版)高一语文通用版 第1章1.5《蜀道难》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版)高一语文通用版 第1章1.6《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版)高一语文通用版 第1章1.7《师说》 Word版含解析.doc

  第1章1.1《烛之武退秦师》
  一、 《烛之武退秦师》解读 
  《烛之武退秦师》见于《左传》“僖公三十年”。在公元前632年(僖公二十八年)发生的城濮(在今河南陈留县)之战中,晋文公战胜楚国,建立了霸业。公元前631年(僖公二十九年),晋、周、鲁、宋、齐、陈、蔡、秦在翟泉(今河南洛阳)会盟,晋国在会上“谋伐郑”。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晋国和秦国合兵围郑。围郑对秦国没有什么好处,郑国大夫烛之武看到这点,所以向秦穆公说明利害关系,劝秦穆公退兵,但是晋、秦结盟,让秦国在郑国驻军,秦穆公因此退兵,晋文公也只得撤退,一场战争被瓦解了。
  该篇以对话著名。有郑文公与烛之武的对话,有烛之武与秦穆公的对话。烛之武对郑文公的话里有话,对秦穆公说的话,完全看到了秦、晋间的矛盾,看到围郑对秦、晋的利害关系,所以能打动秦穆公。最后写子犯请击秦军,晋文公不同意,这里预伏后来的秦晋之战
  想一想
  1.秦、晋围郑,形势紧迫,在这干钧一发之际,郑臣烛之武仅凭口舌说服秦伯,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突变呢?
  2.烛之武身上有那些精神值得称赞、学习?
  练一练
  (一)阅读《烛之武退秦师》,然后回答问题。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亦去之。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似乎、好像,动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你,代词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假如,连词
  B.诣太守,说如此                  陈述,动词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一种文体,名词
  秦伯说,与郑人盟                  通“悦”,高兴,动词
  ……
  第1章1.3 《孔雀东南飞》    
  一、 《孔雀东南飞》解读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的一桩婚姻悲剧。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全诗350余句,1700余字。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
  作为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故事繁简剪裁得当,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不仅塑造了焦刘夫妇心心相印、坚贞不屈的形象,也把焦母的顽固和刘兄的蛮横刻画得入木三分。篇尾构思了刘兰芝和焦仲卿死后双双化为孔雀的神话,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想一想
  1. 说一说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性格特征。
  2. 《孔雀东南飞》有何社会价值意义?
  练一练
  (一)课内阅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适得府君书(刚才)
  B.故作不良计(故意) 大人故嫌迟(特地)
  C.幸可广问讯(幸亏) 幸复得此妇(希望)
  D.徒留无所施(用处) 留待作遗施(施舍)
  2.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今且报府四体康且直B.君尔妾亦然诺诺复尔尔
  C.君既若见录腰若流纨素D.于今无会因因求假暂归
  3.“相”可以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相当于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或第三人称代词。对下面各句中这种用法的“相”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及时相遣归 ②会不相从许
  ③还必相迎取 ④好自相扶将
  ⑤嬉戏莫相忘 ⑥誓不相隔卿
  ⑦誓天不相负 ⑧蹑履相逢迎
  ……
  第1章1.5 《蜀道难》     
  五、《蜀道难》解读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全诗二百九十四字,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诗中诸多的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其境界之阔大,确非他人可及。正如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所盛称:“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想一想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练一练
  (一)课内阅读 
  1.对下列诗句解说有错的一项(    )
  A.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从古蜀王开国以来,历经四万八千年,不与秦国互通来往。
  B.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手可摸到参星,穿过井星,仰起头屏住呼吸;手抚胸口,坐地长叹。
  C.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飞奔而下的急流瀑布交相喧闹,水冲击山崖,碎石滚滚而下,山谷中响起雷鸣般的声音。
  D.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所守护的人不是匪徒就是亲戚,但是转眼就可能变作豺狼一样的人。
  2.下面是对《蜀道难》一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蜀地时写的,他袭用乐府古题,结合自己所见,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绮丽惊险的山川。 
  B.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了各处山水特点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C.诗人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