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化妆》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约3130字。
《生命的化妆》课堂实录
牡丹江市第一中学 李慧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牡一中高中语文新教材实验是推动课改和教改深入的大胆尝试,是解决教师实践操作层面困惑的一剂清凉的药。本节课饯行了大语文教育观,创造性地使用了由“问导”到“导问”的教学设计。美国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导问阶段着力点在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结合实际发现、探究和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探索者。提高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自觉性,使学生的思维成为深刻、主动的思维。培养质疑能力,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这种探究和发现式的学习方式,将为学生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文学世界的窗口。】
【序曲】(学生背诵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师:这是一首描写人间天堂西湖的绝句。风和景明,她是美好的,气雨迷蒙,她仍风姿绰约,大自然这个化妆师给以淡妆也罢,给其以浓抹也罢,她总向美女一样亭亭玉立在你的面前。自然景需要化妆,向我们展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不同的风姿,那么人需不需要化妆呢?(生讨论)让我们一起走进林清玄的一篇散文《生命的化妆》。
【课件】(林清玄简介)
师:大家先不要急于看课文,请同学们以“化妆”为话题构思一篇文章。你将写些什么呢?将告诉读者一个什么道理呢?
生:人造美女的化妆是一种永久妆,前不久中央台话题节目谈论了人造美女参赛资格引起争鸣的事件,引发我们进一步思考,到底人应该追求和推崇什么样的美?
生:中央台主任化妆师徐晶的化妆呈现的是一种体现个性和气质的装束。她谈到敬一丹的两眼距离较近,故而在眼外侧做重点化妆将是关键,体现其自然、亲切、富有亲和力的特征。
生:教师为学生的心灵化妆,园艺师为世界的美好化妆,我们应该为生命化妆,脸上的化妆离我们很远,但心灵的化妆却需要挪前。
【清人唐彪对读书有个比喻“如人饥而后食,渴而后饮方有味,不饥不渴而强食之,甚无味也。” 通过讨论让学生展开思想的翅膀,然后就势一收,引入文章所写的生命的化妆,探索作者构思的精妙。揣摩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多思和集中精力阅读的习惯,也是提高学生创造力的过程。】
师:林清玄的《生命的化妆》也是一篇谈化妆的文章,比较自己和作者构思的异同,作者为什么会那样构思?
(生阅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