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导学案8(8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3/4 9:56:0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苏教版 学案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苏教版:第6课前方学案.doc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苏教版:第10课六国论导学案3课时.doc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苏教版:第11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学案2课时.doc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苏教版:第1课我与地坛导学案.doc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苏教版:第3课 最后的常春藤叶学案.doc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苏教版:第9课阿房宫赋导学案3课时.doc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苏教版:第9课阿房宫赋复习学案1课时.doc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苏教版: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导学案.doc

  我与地坛(节选)导学案      
  学习目标:1、理解作者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把握文章结构,赏析散文的语言
  学习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单元导学
  诵读单元导语,把握本单元的内容、主题
  二、 知识链接
  作者简析:
  史铁生,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1951年生于北京市, 1967年 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回家。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还有散文集《爱情问题》《学习对话》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写作背景:
  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写于1989年5月,1990年1月定稿。全文1万3千余字,共分七个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了作者自己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
  作者是在双脚残废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从此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15年间,“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在《我与地坛》一文中,除了我们在节选为课文的部分里所见到的内容外,作者还写了在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与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于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
  三课文自读感知.
  字词梳理
  1.字音:
  剥蚀(bō)     柏树(bǎi)  恍惚(huǎnɡ hū)  
  隽永(juàn)   猝然(cù)    坍圮(tān pǐ)
  恪守(kè)     隽秀( jùn) 宿命(sù) 
  捋着胡须(lǚ)   熨帖(yù)    亘古不变(ɡèn)
  窸窸窣窣(xī xī sū sū)
  自我补充:
  小组讨论,理清文脉
  1、思考:史遭遇不幸后,是怎样从中走出来的?他生命中给他最大的帮助的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阅读第一部分,赏析内容
  导入:地坛是史新生命的起点。地坛是怎样教会他珍惜生命的?让
  ……
  《阿房宫赋》学案     编写: 审核:高一语文组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1.识记和理解文言词语,了解文中词语活用的现象和文言句式。
  2.背诵课文,归纳“焉、而、夫”等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学习重难点:1.结合写作背景,梳理文章内容。结合赋体“铺采摛文”的特点,学习文章的语言风格。学习在铺叙基础上引发议论的写作方法。
  2.背诵全文。
  学习过程:
  一、知人论世
  1.杜牧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西安人)。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中进士,授弘文馆校郎。后在地方军府任幕僚多年。开成四年(839)回到长安,历任左补阙,膳部、司勋员外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后,相继出任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史。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为“杜樊川”。
  2.写作背景
  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跋扈,吐番、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为了实现这些理想,他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
  二、听录音通读全文 (教师可范读)
  (字词梳理、文中字词注音):
  蜀山兀(     )        缦(    )回        不霁(     )何虹     妃嫔(      )
  媵(    )嫱(   )    焚椒(    )兰       辘辘(   )远听      杳(   )不知     
  尽态极妍(   )         剽(    )掠其人      鼎铛(   )        逦迤(     )   
  锱铢(     )          架梁之椽(     )       在庾(    )       直栏横槛(    )   
  管弦呕哑(    )       参差(    )
  三、文言知识梳理 
  (一)  疏通课下注解:
  不霁何虹:
  高低冥迷:
  杳不知其所之也:
  齐楚之精英:
  可怜焦土:
  (二) 一词多义:
  1、“一”:(1)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
  (2)六王毕,四海一(     )
  (3)合纵缔交,相与为一(     )(      )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
  (6)靖国君之于寡人,一至于此乎(      ) (         )
  (7)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
  (8)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          )
  ……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导学案(教师版)
  课 题:《获得教养的途径》    时间            班级          姓名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狭隘( ài  ) 沉溺(  nì  )    要挟(  xié )   赤裸( luǒ ) 
  雏形( chú  ) 麻痹( bì )     戕害(  qiānɡ)   恢宏( huī )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予以改正。
  敝开(  )  书藉(  )  篷勃(  )  时毛(  )  斑澜(  ) 异采(  )
  答案:敝—敞 藉—籍 篷—蓬 毛—髦 澜—斓 采—彩
  3.成语积累。
  (1)仰视海神而发出叹息。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渺小。现多比喻力量不足或缺少条件,面对某事而感到无可奈何。( 望洋兴叹   )
  (2)举一事理就可类推其他许多同类事理。比喻善于推理,由此知彼触类旁通。是一个褒义词。(   举一反三   )
  (3)无法计算数目,意谓很多。是一个中性词。( 不计其数   )
  4.文学常识。
  赫尔曼•黑塞,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20世纪重要作家。第一部长篇小说__________令他一举成名。除了小说创作外,他也致力于__________与诗歌的创作。1946年获得__________文学奖。
  答案:《彼得•卡门青》 小品文 诺贝尔
  二、课文探究导引:
  1、理清文本思路。
  明确:第一段,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第二段至第五段,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
  第六段和第七段,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
  2、“真正的修养”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真正修养达到的是精神、心灵层面的意义。即强调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1、第二段中说,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读经典?
  明确:读经典不在于多读和多知道,在于精读,深入地探究。即选择个人闲暇时完全沉溺于杰作中,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