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8届高三4月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 资源简介:
约2640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整理人:lydiyi
深圳4月调研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咸,字逢儒。登淳熙二年进士第。调内江县尉,县吏受贿,赋民不均。咸以闻于部使,为下令听民自陈利病,而委咸均其赋。改知果州南充县,转运司辟主管文字。岁旱,税司免下户两税,转运使安节以为亏漕计,咸白安节曰:“苟利于民,违之不可。”安节从之。蜀岁收输绢钱,民以为病,咸白安节,核入节出,奏岁减二十余万缗。大修学宫,政以最闻,改知普州。开禧元年,边事兴,四川宣抚使程松奇其才,辟主管机宜文字。咸贻书劝松捐金帛,募死士,搜人才;考图籍以疏财用之源,视险要以决攻守之计。松复书深纳,然实不能用。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迁利路转运判官。曦叛臣于金,关外四州继没,人情大骇。咸留大安军督军粮,檄其守杨震仲振流民,备奸盗,众稍安。安丙密以曦反谋告咸,咸即遣人告松,松不之察。曦以咸蜀名士,欲首胁之以令其余,檄咸议事,咸不往,遂之利州。安丙寻奏以咸总蜀赋,从之。时僭乱后,帑藏赤立。咸至武兴,与丙商榷利病,兵政财计,合为一家。核诸司羡余,移支常平广惠米。汰弱兵二万余,规画备至,故军兴增支之数,皆不取于民。咸昼夜精勤,调度有方, 不二岁,钱粮布帛饶足。嘉陵江流忽浅,或云金人截上流,咸不动,疏而导之,自益昌至于鱼梁,馈运无阻。金州地险,咸增馈米以实之,人皆曰:“金州之险,金人不可向,何益之为?”咸曰:“敌至而虑,无及矣。”未几,金人犯上津,赖以固。召为司农少卿,卒。丙列奏其功,赐谥勤节。 (节选自《宋史卷一百七十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B. 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C. 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D. 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漕计,指漕运总量。漕运是古代利用水道来调运粮食(公粮为主)的运输方式。
B. 以最闻,指因政绩考核优秀而闻名。古代考核政绩时划分的等级以上等为“最”。
C. 图籍,图是指地图;籍是指书籍。古代官府通过图籍来了解疆土、居民等情况。
D. 檄,指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在本文中作动词,用檄文告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咸长于政事,体恤百姓。内江县官员贪贿无为,赋民不均。陈咸陈情部使,部使让他听准百姓自陈利病,并让他来做调整赋税工作。
B. 陈咸应变有方,效果显著。吴曦叛宋投金,多地失守,民心震惊。他督促收集军粮、发布文告赈济流民、防备奸盗,百姓最终安定下来。
C.陈咸总理蜀赋,调度有方。安丙推荐他总理蜀地赋税,他和安丙一同研究财政现状,把兵政财计合为一家,合理调度,收到明显效果。
D.陈咸面对困境,积极有为。面对嘉陵江被金人上游截流的传闻,他并不惊慌,而是积极疏导航道,使得从益昌到鱼梁的航运保持畅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安丙密以曦反谋告咸,咸即遣人告松,松不之察。
(2)咸曰:“敌至而虑,无及矣。”未几,金人犯上津,赖以固。
10.【参考答案】B
11.【参考答案】C
12.【参考答案】B
13.【参考答案】(1)安丙暗中把吴曦投金弃宋的谋反计划告诉陈咸,陈咸马上就派人告
诉程松,程松却不去核查这个情况。(关键实词有“密”“察”;关键虚词有“以”“即”;
重点句式“松不之察”。)
(2)陈咸说:“敌人来了再去考虑,可能就来不及了。”不久,金人(果然)侵犯上津,
金州靠提前的准备来固守不失。(关键实词有“犯”“无及”“ 未几”;关键虚词有“而”
“以”;重点句式“赖以固”。)
附【参考译文】
陈咸字逢儒,南宋淳熙二年(1175 年)中进士。(初)调内江县(属四川)尉,当时
县吏受贿,不能公平收取民赋,陈咸把这种情况上报部使,让他授权地方官吏听取百姓反映
陈述弊端,部使官员委托陈咸平均民赋。后改南充(属四川)知县,转运司征召陈咸主管文
书。那年大旱,朝廷税司部门免除百姓两种税赋,转运使安节认为这样会影响朝廷的漕运收
入,陈咸禀告安节说:“如果这项措施是对下户平民有好处的,违备它是不应该的。”安节
听从了陈咸的建议。蜀地每年强行征收绢钱,致百姓怨声载道,陈咸禀告安节,应该核定收
入,节约开支,并奏请上司每年减免20 余万缗。陈咸还大修学宫,政绩卓著,改任普州(今
四川)知州。开禧元年(1205 年)边关发生战事,四川宣抚使程松视其才华出众,授陈咸
主管机宜文字,他向程松写书信建议程松拿出金帛,招募为国效死的将士,罗人才,考查
土地和户籍(材料)以疏理财用之源,根据险要的地势情况来决定攻守的策略。程松复信深
表接受,实际上没有采用。副使吴曦瞧不起程松,调动将兵,不告诉正使。陈咸对此深感忧
虑,又劝程松收纳义士作为战情紧急的备用,要据守险要扼口,建立关隘战堡,来防备意外
的变故,程松仍然没有采纳。陈咸后来迁任利路转运判官。吴曦叛宋投金,关外四州(阶、
成、和、凤)相继被割给金国,民情大惊。陈咸留下大安地区的军队来督促军粮,发布文告
给大军地区的太守杨震仲让他赈济流民,防备奸盗,百姓才稍稍安定。安丙暗中把吴曦造反
的阴谋告诉陈咸,陈咸立即派人告诉程松,却不去深入了解(侦察、核查)这个情况。吴曦
觉得陈咸是蜀地名士,就想欲先胁迫他让他来影响其他将兵(投降金人)。他向陈咸用公文
征召请他来议事,陈咸(觉察到其中的阴谋)没有前往,于是就去了利州。安丙不久又上奏
朝廷让陈咸总理蜀地赋税财政,陈咸接受了这个建议。当时国家动乱之后,国库出现赤字。
陈咸到武兴,与安丙商讨(现实中)赋税政策的利弊,把军事和行政财政合为一体,请安丙
上奏朝廷。(陈咸)又查核诸司财政盈余,移支常平广惠粮仓的米粮。减弱兵二万多,精心
规划,所以用于发展军队的新增支出的资金,全不从百姓收取。陈咸日夜精心理财,调度有
方,不到两年,钱粮布帛充盈富足。嘉陵江流量突然减小,有人说这是金人在上游截流造成,
陈咸并不为所动,在当地疏通河道引导流向,从宜昌到鱼梁,确保粮草运输无阻。金州地势
险要,陈咸增拨金州粮草来充实战斗力,人们都说:“金州地势那么险要,金人根本不可能
有进攻的可能,那给金州增加粮食有什么必要呢?”陈咸说:“敌人来了再去考虑,可能就
来不及了。”不久,金人(果然)侵犯上津,金州靠提前的准备来固守不失。(后来)被朝
廷征召为司农少卿。去世后,安丙上报他的功劳,赐谥“勤节”。
肇庆三模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司马旦字伯康。清直敏强,虽小事必审思,度不中不释。以父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历郑县主簿。郑有妇蔺讼夺人田者,家多金钱,市党买吏,合为奸谩,十年不决。旦取案一阅,情伪立见,黜吏十数辈,冤者以直。又井元庆豪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