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自序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3630字。
《呐喊》自序教学设计
高语组:黄家睿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
2.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命名为“呐喊”的原因。
3.学会从关键的词句入手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在反复阅读中了解鲁迅先生自身经历与思想发展的历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一) (多媒体投影显示)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题写在自己照片上的一首小诗。意思是,虽然祖国一片黑暗,但我不能不爱它;虽然我的赤诚不被理解,但我还是要把一腔热血献给中华民族。是啊,忧国忧民,救国救民的思想是鲁迅一生的追求,无论是在苦闷彷徨时,还是在战斗呐喊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的〈〈〈呐喊〉自序〉〉。
板书:《呐喊》自序
(二)多媒体显示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2、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3、 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品味精炼含蓄的语句。
二、解题
1、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连续发表《孔乙己》、《药》、《故乡》等著名小说,1921年,发表代表作《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1923年集成小说集《呐喊》为革命现实主义的新小说奠定了基础。
2、 《呐喊》篇目表
(1)《呐喊》自序 (1922.12) (2)狂人日记 (1918.4)
(3)孔乙己 (1919.3) (4)药 (1919.4)
(5)明天 (1920.6) (6)一件小事 (1920.7)
(7)头发的故事 (1920.10) (8)风波 (1920.10)
(9)故乡 (1921.1) (10)阿Q正传 (1921.12)
(11)端午节 (1922.6) (12)白光 (1922.6)
(13)兔和猫 (1922.10) (14)鸭的戏剧 (1922.10)
(15)社戏 (1922.10)
3、序言简介
序言简称序,是写在著作正文前的文章。作者写的序叫自序,一般说明自己写书的宗旨和经过;也有他人写的,多介绍作者或评论书的内容;也有把与书相关的文章放在书前来代替序言的,叫代序。
鲁迅在这篇序言中,通过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的生活经历、